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韓國瑜現象」與精英、平民之辨

<轉載自20181127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歐陽五 時事評論員>

台灣「九合一」選舉塵埃落定,但「韓國瑜現象」引起的政治上精英與平民之辨遠未結束。自稱「賣菜郎」的韓國瑜、沒有黨派背景的柯文哲、刑警出身的侯友宜,他們都在選舉中強調自身的平民屬性。以政治素人身分參選的韓國瑜,善於網絡造勢,語言簡明直白,其個人魅力和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的經歷,都令其深受高雄平民歡迎,在全台灣掀起了「韓流」。

「韓國瑜現象」出現的背後,是普通民眾民意的體現。這些非傳統政治人物向精英政治發起的衝擊,無一不是在平民群體的強烈意願中完成的。「政治明星」們只是在合適的時間,因應了民意變化,才得以登上政治舞台中央。「韓國瑜現象」出現的原因,不外乎是民眾對以往政治精英唯「政治正確」的隱忍已到極限,而其真正的對生活富足的需求長期被政客忽視。無論是勝選的國民黨,還是敗選的民進黨,都應以「韓國瑜現象」為鏡鑑,傾聽平民的呼聲。

民進黨在過去兩年沒能解決台灣的經濟低迷問題,又令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此背景下,民進黨政客仍玩弄「政治正確」的老把戲,炒作「金馬獎發言風波」、「境外勢力影響選舉」等,操作統獨議題,對普通民眾追求經濟發展、生活富足、和平穩定的呼聲置若罔聞。此時韓國瑜在高雄喊出不分藍綠、全力拼經濟的口號,正是民眾所需,被民意抬上市長寶座實屬必然。對於民進黨接下來在台灣的執政期來說,執著於意識形態之分,不如專心解決實際民生問題。

精英需放低身段 傾聽平民呼聲

而對於國民黨而言,最需要警惕的是,「韓國瑜現象」的出現並不是國民黨政治精英的勝利,而是平民民意的勝利。韓國瑜雖為國民黨籍,但最初並不被國民黨內部看好,他缺乏傳統政治人物的精英味道。不過正是這一點,卻使他更容易接近基層民眾。淡化了黨派身分後的韓國瑜,自然成了平民的「自己人」。

「韓國瑜現象」更廣泛的一點鏡鑑是,在全球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情况下,積極推動商貿往來、融入區域經濟發展,仍可能是滿足民生需求、啟動地區經濟的良方。雖韓國瑜還未公布他的具體經濟政策,但「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的融入全球貿易的理念,令民眾看到富足的希望。台灣執政者亦應從中汲取經驗,多思考怎樣與中國大陸、香港、東南亞等經濟體加深合作,趕上時代發展步伐。

韓國瑜未來施政情况如何,仍有待觀察。不過,他掀起的這股潮流為台灣,也再次向全球的發展,傳出一個聲音:傳統的政治精英是時候放低身段,傾聽平民發展經濟的呼聲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