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贏中美互信 美國對台要新思維

<轉載自2012412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外交透視 撰文: 宋榮華 中國外交學院客座教授>
台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安全、國家統一和民族情感,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也是影響中美關係發展的核心因素之一。中美40年交往史表明,美在台灣問題上處理得好,中美關係就比較順,反之則不然。
3種變化 呼喚新台灣觀
當前,國際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全球化、網絡化、扁平化加速發展,世界各國被網在了一個村子裏,你中有我、相互依賴。
中美兩國間無論是力量對比,還是相互關係的深度和廣度,都經歷着歷史巨變。中國GDP佔美國GDP的比例從中國改革初期的8%2010年的40%,再過15年,也許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作為世界上的守成大國與正在走向復興的中國如何相處,不僅是兩國決策者政治課題,也是關乎21世紀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全球性關注。
可喜的是,中美雙方都在認真尋找一種有別於傳統大國通過對抗、衝突搞定世界新秩序的新型大國相處之道,即︰合作、共贏。構建中美間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新型夥伴關係是歷史的必然要求,沒有別的路好走。
台灣問題 美誠信試金石
台海兩岸在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也在發生積極的變化,對話、交流和經貿合作呈良性發展態勢。
在以上三種變化的時代背景下,美在台灣問題上應有戰略性的思維和行動,來適應形勢變化。
台灣對中國來說是核心利益問題,對美國則是傳統利益問題,對兩者的重要性是有根本區別的。也就是說,在此問題上,美國的政策調整空間理應大於中國的妥協空間。換句話說,如果美國能順應時勢,調整對台政策,使之服務於中美關係大局,台灣問題則可以成為培植戰略互信的孵化器,使中國人民真正相信,美國領導人有關希望中國強大的N次公開聲明,是真誠的。
在當前形勢下,美國不妨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遏台獨 促兩岸合作對話
一、繼續警惕和遏制「台獨」。不要以為馬英九連任、台海兩岸的經貿交流不錯,就可以對「台獨」勢力和傾向掉以輕心。島內台獨勢力並未偃旗息鼓,美應與中國一道旗幟鮮明地反對、遏制「台獨」,切不可借機提升美台實質關係,給台灣島內乃至國際社會發出錯誤訊號。放棄提升美台關係的企圖,不派政要赴台參加台領導人就職儀式,不邀請台當選領導人訪美,勸阻國會通過涉台決議,不支援台參加僅限主權國家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
這麼做不是屈從中方的壓力,而是有助於向中方表明美國承諾「一個中國」政策的嚴肅和認真。所謂把台灣視為「經濟和安全夥伴」的主張絕不是明智之舉,必然會給中美關係造成新的干擾。
二、多做促進兩岸全方位對話合作的事。近年來兩岸關係雖有長足發展,但各領域交流對話發展仍不平衡,經濟明顯強於政治和安全。
有種說法,美國對兩岸交流熱有些擔心,不願兩岸走得太近。是否與大陸進行政治和安全領域的對話,台灣方面還需要看美國的臉色。鑑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美國在台灣有着很強的影響力。在兩岸互動關係中,美國是扮演積極的推動者呢,還是阻撓者呢,考驗美國決策者的智慧。海峽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符合美方利益。美方應在兩岸政治對話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至少不要成為阻礙的力量。
勿作棋子 審視對台售武
三、盡早徹底解決對台軍售問題。這是個老問題,兩國建交後於1982年簽了個「八一七」公報,今年是30周年,但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而且一直是制約中美關係平穩發展的周期性、爆炸性因素。每當美方有新的售台武器舉動,中國都要進行烈度不等的「報復」,從而影響中美關係,特別是中美兩軍之間的交往。無論美國怎麼解釋,美國堅持售台武器都被會視為對中國內政的嚴重干涉,是「以台制華」,挑動中國人鬥中國人。
說實話,即使美國有再先進的武器,台灣也不可能指望從美國的武器庫裏得到真正的安全,台灣也不可能與大陸進行長距離的實力較量。美國應認真重新審視這一問題,並幫助台灣跳出在安全問題上傳統的思維定型,與北京商談一個解決辦法,結束彼此間纏鬥,讓雙方有更多的精力和資源發展務實的合作。
四、千萬不能把台灣作為美亞太戰略調整的棋子。美進行亞太戰略調整,已經引起中方的高度警覺,中國不少學者和民眾認為美戰略東移就是針對中國的,給決策者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如美方再試圖把台灣納入亞太安全戰略,肯定會引起中方的激烈反彈和系列反制措施。
我認同美國國內一些有識之士的呼籲︰美國政府應重新釐訂台灣政策,加強與中方的溝通和協調,管控分歧,增加共識,服務中美關係發展的大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