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2年4月18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港是港非 撰文: 沈帥青>
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年輕人不滿樓價高、上樓難,一滿18歲就申請公屋,引來社會爭議︰為何納稅人要為不思進取的年輕力壯者埋單?對比在新加坡,剛出來社會的單身青年想申請資助房屋,No Way!
本港公屋申請者創歷史新高至18萬宗,當中18至29歲的年輕人申請也高達4萬宗,其中41%是以學生身份申請,年輕人未出社會工作,便先申請公屋的例子不少。筆者甚至知悉,有家住2,000平方呎的富戶,也替兒子申請,反正申請不須成本,就當作買六合彩!
星嚴限單身者 租買組屋
本港競爭對手新加坡,近年同樣面對高樓價問題,但是星政府也嚴格限制單身人士申請租住組屋(類似本港的公屋及居屋)︰未滿35歲,不能申請;單人申請,不接納,必須與另一單身人士聯合申請;2名單身人士想各有一個房間,也不行,只能租住1房單位。
若要購買組屋,新加坡更限制只有家庭才可購買,可看出星政府是利用制度避免有人濫用資助房屋,也鼓勵國民早婚脫離單身。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就想申請購買或租住組屋,享受獨立小天地,連申請表也拿不到。
相反,本港的年輕人,一滿18歲便有資格申請公屋,但房委會設分制,年輕人要等多年才有機會上樓。
倘設學歷上限 易惹反彈
本港年輕人申請公屋惹來爭議,主要是源於以下問題︰
1)濫用公屋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一般人在18至35歲期間,薪酬增長最快,令年輕人獲配公屋後,薪酬有可能很快便超越入息限額,造成濫用。
若然政府增建公屋,滿足青年人追求個人空間生活的要求,將會是個黑洞,愈易得到,便會有惡性循環,吸引更多人爭逐申請。
2)雙重資助
部分單身申請者本來與家人同住公屋,已享一次的房屋資助,可是申請者為了獨居,再額外申請公屋「拆戶」,變相享雙重資助。
3)未競爭先輸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曾撰文表示,大學生是社會精英,不應還未出社會競爭,就預期自己會輸,認為他們申請公屋會增加房委會行政負擔,搶走真正有需要者的入住機會,更提出為公屋申請制度設學歷上限,阻止大學生申請公屋。
不過,學者鍾劍華稱,設學歷上限並非不可行,但容易引來年輕人反彈,認為學歷遭受歧視。他稱,年輕人申請公屋的背後原因,值得社會深思,包括樓價太貴,令年輕人感到買樓夢遙遠,以及年輕人對未來的薪酬升幅不存希望。
前景迷茫 未出身已認輸
鍾續稱,在97年回歸前,大部分大學生未畢業已進行人生規劃︰先搵工、再買樓上車,又或租樓,可是現時樓價高、對前景不安,令存有這些想法的年輕人正大幅減少,部分人寧願未畢業先申請公屋。
年輕人盼望獨立,想有自己的房屋,可以理解,但也要知道社會資源有限,必須先協助最有需要的人,政黨高喊「讓年輕年人更快上樓」,當然可以買到選票,但帳單由誰支付呢?
公屋資源不是六合彩,盲目增建公屋,要考慮這對納稅人是否公平、會否令真正有住屋需要人士更難上樓。候任特首梁振英上場,增建公屋之時,也應慎思土地及房屋資源,是否在幫助真正有需要人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