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8年10月24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王家豪 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研究助理、羅金義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近期美國先後指控俄羅斯和中國干預其總統大選及中期國會選舉,俄、中各自否認指控。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發表的報告提及俄國和中國的「銳實力」,指兩國透過操縱國際輿論來衝擊其他國家的政體。大國角力已愈來愈多涉及搶奪國際話語權。
一直以來大眾較多關注信息戰的進攻面向,其實防守面向亦不容忽視(尤其是國際輿論戰的部分)。在信息戰中,各國需制訂措施預防和減弱信息攻擊,控制信息攻擊造成的損害;有效的防禦策略在短期內亦有助維護一個國家的形象,妥善地回應他國輿論攻擊,最終能保持國家的外交獨立性,避免其外交政策備受國際批評所掣肘。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的信息戰迄今依然為人津津樂道: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介入戰爭,並空襲南斯拉夫,俄羅斯和中國批評北約行為違背國際法「不干涉他國」原則,美國則提出國際社會有「保護責任」(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支持北約維護人權而人道介入。最終科索沃實現獨立,美國有效地應對俄、中的指控,成功保障其國家利益和國家形象。
當前俄、中無可避免備受歐美國家輿論攻擊,兩國回應指控的策略和成效如何,值得細味。
俄羅斯:「4D」回應指控模式
學者Ben Nimmo把俄國回應指控的策略歸納成否認(dismiss)、扭曲(distort)、分散注意(distract)和恐嚇(dismay)4個手段。當負面信息侵害其國家利益時,俄國會否認指控;當不利信息持續傳播,俄國會嘗試扭曲事實;若指控揮之不去,俄國就會將輿論焦點轉移開去;萬一所有伎倆失效,俄國唯有散播恐嚇言論企圖將對手嚇走。
近期鬧得熱哄哄的,是美國情報機關研判俄國是入侵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幕後主腦,打擊希拉里的總統選情,使特朗普最終當選。
俄羅斯總統普京最初否定俄國與駭客的關係,及後美國調查顯示駭客來自組織「Fancy Bear」和「Cozy Bear」,他們與俄羅斯總參謀部情報局(GRU)和聯邦安全局(FSB)關係密切,普京幾近睜着眼睛說謊。其後他改說駭客可能是俄羅斯愛國者所為,但與政府無關。俄國亦發動國家輿論機器,企圖將討論焦點轉移到西方有預謀的政治宣傳,例如俄國新聞台「今日俄羅斯」將微軟、英國和荷蘭對俄羅斯駭客的指控串連起來,描繪成它們向美國政治表忠;普京又將俄羅斯塑造成受害者,聲稱俄羅斯要提防其他西方國家干預內政;俄國傳媒又將「通俄門」刻畫成西方的「恐俄症」和「新麥卡錫主義」。今年7月中普京與特朗普會面時甚至表示要了解「真相」其實是妄想,為捍衛自身國家利益,大家根本就不應有互相信任(註1)。憑着有關俄羅斯極權主義的名著而獲頒國家圖書獎的《紐約客》作家Masha
Gessen認為,普京言下之意就是他本人和特朗普都會為保護國家利益而有策略地說謊(註2)。
普京言論無疑是「臭蟲論」,反諷2011年希拉里在國務卿任內亦曾煽動俄國的反政府示威,所以俄國行為並無問題,更嘲諷美國又不是「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俄國怎可能輕易影響美國大選?
中國:講好中國故事
早前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特朗普指摘中國透過經濟手段試圖干預美國中期選舉,中國外長王毅即席否認美國的指控。正如以往面對「中國威脅論」的指控,中國政府認為透過宣傳正面信息和援助其他國家,就能化解外國指控,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的「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慣常運用「正面政治宣傳策略」,發放海量正面信息來冲淡批評聲音,卻不是正面反駁指控。例如國務院發布《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表示中美貿易互利共贏,並推動全球經濟發展,但文件沒有正面回應美國對中國經濟政策的指控。
俄羅斯回應西方指控時顯得較有系統和多元化,輿論機器也較具規模,其國營新聞台「今日俄羅斯」於2005年建立英語頻道,有超過300萬YouTube訂戶。這頻道聲言提供「非西方」聲音,利用西方媒體擁護的持平原則,將辯解包裝成一家之言。它的反西方建制論調雖然被批評為傳播偏激觀點,但卻與部分歐洲國家的「極左」和「極右」團體一拍即合,例如法國著名政客勒龐曾領導的「國民陣線」。
俄國亦設立「惡搞工廠」,以虛構的社交媒體帳戶發放信息來影響國際輿論。「工廠」採用輪班制,確保能每天24小時無間斷運作(註3)。據了解,員工每日必須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最少80個評論和20個分享。他們追上網絡潮流,懂得使用「meme」將信息配合影像捕捉網民共鳴,並迅速流播廣傳。
前身是中央電視台英語頻道(CCTV-9)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也有相近做法,但在YouTube只有50萬訂戶。中國媒體如《環球時報》和《中國日報》均設英文版本供海外讀者閱讀,但不同於「今日俄羅斯」會刻意跟俄國官方論調保持一定距離,中國政府與媒體關係極之密切,在西方讀者眼中彷彿是官方喉舌。最近《中國日報》在美國《得梅因紀事報》上增刊,否認中國干預美國選舉,可惜效果適得其反。
在互聯網,傳說中國有所謂「五毛黨」,收受利益而盲目支持官方立場,但其主要活動集中於中文網站。畢竟中國認為國土安全威脅主要源於國內,如不同地方的分離主義運動,也許形成中國媒體對非漢語人士和海外社交媒體重視不足。
新、假、舊輿論的優劣
俄國能捉緊西方媒體漏洞和網民喜好,但其回應不乏陰謀論、邏輯謬誤、錯別字等低級錯誤。西方媒體經常以事實查證(fact check)揭發俄國政府說謊,並且「以大話冚大話」。不過俄國政府似乎願意消費自己的誠信,以時間換取空間,進行「損害控制」(damage control)。以2014年馬航MH17空難為例,等到詳細調查報告公布時,事件已冷卻,對俄羅斯的形象損害大幅降低,而俄國外交政策亦沒有因應國際輿論壓力而向西方讓步。
中國對海外受眾和西方社交媒體重視不足,比較被動地回應美國和西方指控。中國政府的「講好中國故事」策略需長時間來建立他國民眾的信任,在短、中期應戰頓感乏力。中國在信息戰的防守面向上並未跟上科技發展,在追求新鮮和快速的網絡世界比較吃虧;更重要的是中國沒有提出新論述來支持自己的立場,只是重複表述自己的貢獻。
綜觀而言,國際話語權仍然由歐美國家和媒體佔優。在回應指控時,美國提出新觀點,俄羅斯「善用」假觀點,而中國則重提舊觀點。如何評比各方強弱、勝者為王,有待深思。
註1:bit.ly/2uD8KkZ
註2:bit.ly/2uIkDWO
註3:n.pr/2pfudy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