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國民黨氣數盡 兩岸和平統一難

<轉載自20151028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大國博弈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最近國民黨臨陣易帥,上演了「朱上柱下」的「換柱」鬧劇,而黨主席朱立倫又帶職告3個月假去競選。
「換柱」對選情的影響尚待觀察,一般相信朱的選民支持度會高過柱的,但仍無法扭轉劣勢。在明年初的新一輪「國下民上」政黨輪替下,中共對台政策將有何轉變值得關注。
太陽花運動後 兩岸經貿難合作
「換柱」前數天,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與台灣陸委會主管會面時,大談兩岸關係又面臨重大的路向抉擇,並高調宣揚「九二共識」的關鍵性作用。這表示中共已判定選後必是「國下民上」,且民進黨仍將堅行台獨路綫,故要鄭重提出警告。無疑中央的判斷基本正確,國民黨敗局已定,而民進黨的路綫難以改變。蔡英文堅拒認同「九二共識」,只是以「維持現狀」的模糊概念來定位兩岸政策,並通過訪美訪日爭取外力支持,望能借此拒統求獨。
至此中共必須客觀務實的評估台灣政經形勢和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除民進黨的路綫外,還要了解台灣民眾的心態和國民黨的狀況,包括在國共第3次合作,尤其馬英九政府8年執政後的兩岸關係現況與前景。台灣民眾尤其年輕人的心態,在去年「太陽花運動」後已清楚顯露,拒統及維持長久分治局面的傾向日濃。
「太陽花運動」打碎了兩岸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的基礎,服貿協定等重大加強交往計劃已無法落實,其他重大的合作項目自也無法推動。「太陽花運動」還有深遠的政治影響;把民進黨拉向深綠、國民黨拉向淡藍。如此台灣民情政局令兩岸經貿合作已難再深化,政治合作則更無望。事實上,有台灣民調顯示,支持永久分治的「不統」狀態似已首度超過半數。
馬執政8年來兩岸關係大有改善,經貿交往及人員交流規模大增,政府協商機制正規化,並簽訂了20多項合作協議(包括ECFACross-Straits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等)。在外交上也終止了對抗及爭奪的局面。這些成績得來不易更不宜低估,但另方面也同時要清楚地看到國共第3次合作的局限性。
如上述經貿合作已難再進,且在一些枝節及技術性事宜上亦有摩擦。例如最近就大陸發給台人入境卡一事,台灣政府便跟隨綠營表示質疑,說會洩漏私隱云云。在政治關係上8年來亦未見突破,最近還因歷史問題惹起爭端。
前黨主席連戰因到大陸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便備受黨內抨擊,特別是指他認同當年國共共同抗日的做法不妥。馬英九強調勿忘記是中華民國主導抗戰和接受日本投降。
挑起這類歷史問題爭議十分無謂,更不利於兩岸繼續改善關係。本來在抗日及保衞領海等事項,兩岸理應加強合作共同對外,並藉此建立互信及政治合作的基礎。
國民黨及馬政府不單浪費了此等機遇,還使之變成摩擦之源,顯見其缺乏長遠的政治眼光及宏大氣量。請馬英九也勿忘記,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未有保衞好釣魚台主權,及丟失了多個南海島礁。
國民黨民望低 乏人才瀕分裂
簡單地說,國共第3次合作雖取得一定成績,但已走到了盡頭而難再有突破。同樣嚴重者是,國民黨已難於作為兩岸事務上的有效合作夥伴。因為:(一)民望低落。「九合一」選舉大敗及政黨輪替在即均反映此點。
(二)人才凋零。馬英九8年執政充分顯示了他和幕僚的低能庸劣。朱立倫也好不到哪裏去,在「換柱」事件中被評為進退失據、誠信破產,確是一矢中的。
(三)黨內不團結甚至瀕臨分裂。「換柱」的主要理據是洪秀柱的深藍路綫不為多數黨人接受和民望太低。前者顯示了路綫分歧,而民望低並非洪一人之事,也反映了黨內不團結的問題:洪一直受到黨內派系的質疑及攻訐。
中方武力統一 更見必要迫切?
種種情況均顯示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氣數將盡,有估計指選後更將分裂為數塊。顯然,中共已難再寄望通過國共第三度合作來促成兩岸的和平統一。何況時不我予:兩岸分治拖延下去對中共不利。本來時間愈久,中美實力拉近而兩岸實力拉開有利和平統一,但台灣政局卻隨人口老化而變:統派老化而年輕一代大多支持民進黨。
中共不能等宋楚瑜、洪秀柱等都死掉才收回台灣。客觀形勢已為及早以武力統一帶來更大的必要性及緊迫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