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5年10月14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10月1日黃金周假期,零售業界反映並沒有太大的得益,但政府入境處所顯示的初步數字,入境人數卻有明顯升幅!但在香港的旅遊區域,並沒有見到太多旅客的蹤影,入境數字的上升與旅遊區的冷清,形成強烈對比。
黃金周旅客升 多涉過境客
根據政府的統計顯示,香港10月1日黃金周入境整體人數上升了1.5%,但零售業卻沒有多大得益。而入境人數增加,主要來自兩個數字,第一個是過境旅客,透過香港的機場,再往世界各地。從好的方面來看,這就是香港的基建具競爭力,內地旅客也因香港對外航班頻密,在香港轉機;壞的方面是香港不是這些旅客旅遊的目的地。
第二個入境人數上升原因,是因為香港在十一黃金周期間,有海外升學的考試在港舉行。內地考試過往出現代考、作弊的情況,所以在華南地區舉行的外國公開考試,都喜歡在港進行。通常這些考生,都不會單獨來港的,父母很大機會陪同,對於住宿及餐飲,會有一定需求。但他們來港的目的,不是旅遊,所以對香港的零售業,沒有太大幫助。如果把數字扣除了過境旅客,以及來港考試的人數,在黃金周來港旅遊的人數應該是下跌的。
2014年訪港旅客總數達6,083萬,其中過夜旅客2,777萬,不過夜旅客3,307萬。過夜旅客平均留港時間3.3晚,平均消費達7,690元。香港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有90%,是一個極佳的水平。
據香港旅遊發展局估計,與入境旅遊相關的總消費,達3,590億元,亦即平均每月近300億左右。而旅遊業僱用了大量工作人口,特別是一些非高學歷、非高技術的勞工,對於香港就業市場,提供了大量職位,角色重要。
零售銷售額連跌6月 消費弱
旅遊業對香港有幾重要?2014年香港GDP總值為22,556億元,入境旅遊相關收入佔香港國民產值約15.9%!換言之,假如完全沒有旅客來港旅遊的話,香港經濟便要倒退15.9%!
2014年零售銷售貨值為4,932億元,亦即平均每月約411億元左右,相比入境旅遊相關的每月300億元總消費,明顯是一個很重大的數字。當然這平均每月300億元,部分是支付住宿、交通等費用,但扣減之後,相信仍有很大部分是在港購物。香港被稱之為購物天堂,旅客來港其中一個因素,就是購物,可惜這個購物天堂的生招牌,也開始退色。
根據統計處的資料顯示,自今年3月開始,零售業總銷售額連續6個月出現倒退,這個情況是自2003年沙士之後少見的,反映市場上消費疲弱。
作為國際性的都市,在港消費不限於本港居民,還有訪港旅客。香港過去幾年,工資有增長,失業率處於極低水平,所以理應對市民的消費模式,沒有太大的影響,本地居民減少消費,應該不是導致零售業總銷售額的下跌原因,訪港旅客減少在港消費,才是主因。
訪港旅客減少在港消費,原因很多。但香港旅遊業經歷轉型,亦不能避免的。內地旅客在港減少消費,是由多項因素造成,有些因素我們不能改變,惟有我們改變去迎接挑戰。
鄰區搶客 港不良銷售趕客
(1)內地黃金周假期有一星期或以上,但來港過夜客平均逗留只有3.3天!當內地居民來港多次,而假期又那麼長,香港會否再是首選?要去的都會去其他地方,黃金周長假期未必對香港旅遊業最有利。
(2)內地反貪腐,減少公務消費,這是廉潔社會應該做的事情。內地旅客減少大量購買奢侈品作為送禮物品,對於香港從事奢侈品的零售業打擊最大。本來有些品牌在港開設分店,目的之一是做個窗戶,讓內地旅客認識品牌,但隨着內地消費者對國外品牌認識加深,而香港的經營成本持續上升,有不少海外品牌都直接在內地開分店。而香港作為海外品牌往內地跳牌的地位,也慢慢下降。
(3)內地削減進口關稅,海南設置的免稅品區,以及前海設立的港貨區,也削弱內地旅客來港消費的意慾。既然香港定位購物天堂,價廉物美是銷售重點,價不廉物不美才是致命傷。港貨價格因為港元升值,而內地削減進口關稅,兩地價差已經收窄。單靠兩地貨物價差吸引旅客來港購物,已經不行。
但香港零售業,又能否提供優質服務?例如部分不良藥房欺騙顧客,用不良手法銷售貨品,包括假貨;參茸藥行銷售藥材,由斤變両都是破壞香港旅遊業形象;事件發生一宗也嫌多!應該要嚴打,全面取締。而個別的士司機濫收車資,拒載,亦令香港蒙羞,破壞遊客對港印象,也應嚴肅處理。
舉辦大型活動 吸優質客源
(4)反水貨客的活動,由表達意見變成針對旅客,變成香港的不幸,好客之道是旅遊城市應有的本質,現在因為這些行動,令到內地旅客覺得香港不歡迎他們,因而減少來港,對各方面也沒有好處。而這些行動只會打擊旅遊業,讓職位流失及削弱香港競爭力的行為,絕對要不得。
美國加息,美元轉強,港元跟着強,這是難以改變的事情。而相信美國的加息周期,會維持一段長時間,這是經濟周期的問題。那麼強港元,是不利香港旅遊及零售業的,除非在價格上面大幅下降,以紓緩港元升值所失去的競爭力。所以在強美元期間,只靠「購物天堂」的招牌,是很難吸引旅客,惟有要調整策略,才能吸引旅客。
把香港打造成盛事之都,是辦法之一。這是有關優質旅遊的問題。過往部分旅客訪港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參加一些大型活動,例如農曆新年及國慶煙花滙演、馬拉松賽、國際欖球七人賽、龍舟邀請賽等。而今年的單車節,雖然仍有改善空間,但已踏出了重要一步;而來年第一次舉辦的方程式E級比賽,也值得期待。這些活動能表現香港舉辦大型活動能力,以及吸引優質客源。
而其他的活動,例如流行音樂會,甚至國際性的考試也能吸客,好處是能把旅客分流到非繁忙日子及地區中,問題是我們有沒有足夠場地和設施,市民亦能否體諒部分活動所帶來的不便。
除了利用活動吸客,香港的旅遊設施,應該適當地增加及加強聯繫。就如我們擁有世界級地質公園,但因交通不便,就算本地居民,又未必去過,使用率不高。其次是我們維港兩旁的海濱,怎樣才能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旅遊設施呢?
谷歷史遊蹤 串聯出名食肆
香港建設的行政效率實在慢得可憐,相比澳門或新加坡,它們的建設速度實在快很多!西九藝術文化區,原本是一個很好旅遊設施,但是,遲遲也未能夠完成。啟德發展區也有大型體育館設施規劃中,但要建成也不知何年何月。
其實香港也有些歷史資源的,例如土瓜灣所發現宋元文物,啟德龍津橋,九龍城寨城公園也可發展成一個很好的旅遊資源,問題是怎樣才能有效率地把項目規劃好以及完成?在會展及家庭旅遊方面,部分設施接近瓶頸,例如會展設施,以灣仔會展場地使用率近乎飽和,如果不想辦法增加面積,展覽的生意就會被鄰近地區搶去。如果我們建設太慢,也就會失去先機。
在美食方面,其實也可把香港打造成美食之都,特別是我們擁有不少米芝蓮食肆,問題是我們有沒有主動串聯,舉辦美食活動?來港旅遊不一定要去吃餐廳,也可來學煮菜,跟這些大師學習,也是美食旅遊的一部分。(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