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3年2月21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2013施政報告 撰文: 黃元山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不知是否相應某位明星所言「中國人是要管的」,從「積極不干擾」,到「大市場,小政府」,到現任特首所說的「適度有為」,香港政府不斷地調整了自己對市場和經濟關係互動的定位。
從旁觀看,過去二三十年,自由主義在歐美成為主流思想,一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候的大政府思潮。不過,可能物極必反,無論是歐美,甚至是香港,不少人對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都有所不滿和懷疑。
特首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時說,當市場失效時,政府可適度有為地介入市場。眾所周知,經濟體系透過自由市場才可取得最大利益,這亦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成功秘訣。當然,政府適度參與市場未必是壞事,重點是政府於經濟發展中應擔當甚麼角色?
控制好角色 不要適度變過度
筆者認為在幾種情況下,政府有理由適度參與市場:
⑴避免某些因素阻礙市場有利發展,如設立或是取消稅制;
⑵如特首所說的市場失效情況,如存在界外效應、信息差距和不對稱等,因此政府要帶頭維護知識產權和提倡環保等;
⑶照顧弱勢社群、尤其在教育及房屋方面,透過政策介入讓社會的公平性增加;
⑷打擊壟斷,增加市場的競爭性和公平性。
筆者並非完全反對政府介入市場,重視的是政府如何控制角色的參與度及影響性。說到底,從經濟學來說,政府是市民的代理人,應為市民執行大眾認為要緊的事。
當然,有意見憂慮政府由「適度有為」,變為「過度有為」,而「停收雙非嬰孩」是好例子。施政報告用這例子說明「適度有為」;但有學者認為這是壞例子,更是「過度有為」的反面教材,因為他們認為香港人口老化,「雙非嬰孩」可紓緩此問題,解決方法應是政府為「雙非孕婦」訂立配額和價格,以市場原則分配配額。
筆者同意,香港人口老化是一個中期的計時炸彈,政府長期忽略人口政策研究,責無旁貸。不過,不能否認的是,社會上現時的共識,似乎是香港醫療和教育系統已經達到負荷的上限;短期暫停「雙非嬰孩」,如果是市民認為要緊的事務,用此例子說明政府「過度有為」,似乎有欠公允。其實,令不少有識之士看不過眼的是,政府時而高舉「有為」,時而高舉「市場」,真相是官僚主義橫行,政府常以「市場經濟」作為自己不用負責的擋箭牌。
兩大原則 減浪費免尋租效應
舉個例說,現時本港傳統四大經濟(金融、貿易物流、旅遊及專業服務)支柱合共的經濟份額約為58%。然而,若與新加坡及瑞士互相比較,就會發現大家的人口數目接近,但別人的產業種類卻更加多元化,由此可見本港確實有必要發展新產業,為GDP提供新的增長來源,為社會創造更多新的就業職位,而絕不能說我們只有700萬人,單單依賴四大經濟支柱的貢獻經已足夠。前朝政府列出了所謂的「六大優勢產業」,卻沒有實際上的政策跟進,只為了交功課而做了一場戲。不過,無論政府以何種形式的參與,都必須謹守以下兩個原則:
(一)減少浪費:在自由市場內,任何價格之買賣行為都由供求關係決定,從而令買賣雙方均可能得到最大利益。加上,歷史告知我們,當政府以有形之手,過度干擾市場活動時,反而會造成市場價格扭曲、市場秩序混亂、非公平公正等情況,以致拖累經濟成果。
(二)避免尋租效應(Rent-seeking):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就提出冀重點發展產業,如進一步發展船舶融資、船隻管理買賣等業務,令香港發展成媲美倫敦的航運港。但問題在於當政府作為某種行業的起動者時,她自會提出相關政策去積極扶持,令行業出現「選擇贏家」(pick the winners),最終有可能造成自由市場不公平現象和資源浪費。
事實上,筆者觀察到,有些很「搞笑」的人,一方面大罵政府無能,卻又一方面又希望這個無能政府多做一點事。如果真的要貫徹「政府無能」的觀點,認為政府「有破壞沒有建設」,就應該高舉自由主義,減少政府干預民生,而非強人所難,要一個不善於做建設的政府做建設,後果可能只會是適得其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