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中日之間冰凍 如何才能融化

<轉載自2013214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釣島風雲 撰文: 宋榮華 中國外交學院客座教授(作者為內地資深外交智囊)>
自從日本去年9月宣布對釣魚島「國有化」以來,中日雙方圍繞釣魚島的纏鬥和博弈就一直沒有停止。
(中國海監船多次)進入釣魚島領海執法,並向進入同一海域的日方漁船喊話,要求其離開。中日兩國的外交部門一如往常地向對方同時提出「交涉」,提出抗議,中日間的外交一時淪為「抗議外交」和「喊話外交」。
與此同時,我們又看到一段時間以來,日本政要、前政要走馬燈似的來到中國,有的去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鞠躬,有的帶着安倍首相的親筆信。安倍也公開明確表示要實現中日首腦級會晤,使中日關係回到「戰略互惠的原點」。面對如此複雜的表象,人們不禁要問,中日關係的僵局還要持續多久?中日之間的結怎麼解?
安倍嘗試解結 卻欠實施勇氣
安倍組閣之後,聯合執政黨日本公明黨黨魁山口那津男帶着安倍的親筆信來見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此前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鳩山由紀夫、日中友好協會會長加滕接連訪問中國,據說,日本還要派前外相高村作為安倍的特使訪問中國。一時間,日本官方似乎表現出改善日中關係的「主動性」。
但在另一方面,安倍又在高調宣稱「日中之間沒有領土之爭」,「尖閣群島(我釣魚島)的主權不容談判」,「不存在擱置的問題」。安倍訪美前還視察日自衞隊,要求他們做好「保衞島嶼」的準備。日本沖繩縣石垣市政府近日向東京提出將釣魚島列入政府申請「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奄美琉球」之中,該市宣稱一旦申遺成功,就等於聯合國機構自然認可「釣魚島主權屬於日本」。
從日本多方面的利益來分析,日本確實不希望與中國關係繼續壞下去,希望實現轉圜。安倍也清楚目前中日之間最大的結就是釣魚島問題,而這個結是日方一手造就的。安倍上台後試圖解開這個結,因此不斷地派人來華做工作。但他並不清楚如何解這個結,或者說他缺少採取實質性的措施的勇氣和智謀。
要解開日中之間因日本「購島」而結下的「結」,日中雙方首先應清醒地認識到如下的三個「不可能」,方能以現實的態度來探討解結的辦法。
不能根本解決 不能依靠外力
不可能之一:釣魚島已不可能回到日本「購島」前的狀況。矛盾是日本挑起來的,中國被迫採取回應措施。綜觀中日雙方之實力對比、民眾情緒等因素,無論哪一方都難以把潑出去水再收回來。也就是說,日本根本不要指望中國停止對釣魚島的維權執法(漁政、公務船、海監飛機等),日本單方面管控釣魚島110多年的歷史從此結束了。
不可能之二:釣魚島問題在可見的將來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決。不管美國多麼偏袒或支持日本,也不管中國新建多少艘大噸位的海監船,日中雙方都難以用實力讓對方屈服,中日兩強共存東亞,可能是今後幾十年的事,看不到其中一方急劇衰退的可能。雙方都不會輕易在領土和主權問題上後退。對這一點,中日的媒體和民眾尤應現實和理性。
不可能之三:釣魚島問題不可能靠外力來解決,尤其是日本要丟掉以美制華的幻想。中美之間有利益衝突,有戰略博弈,但也有利益交滙和戰略合作。美國的政策首先考慮的是其自身的利益,不會為了一個無人島,與中國對壘而失去更大的戰略利益。
在清醒地認識到上述的三個「不可能」之後,中日之間解開釣魚島之結的路子也就有了。那就是6個字:冷靜、擱置、對話。
冷靜、擱置、對話 解開釣島之結
冷靜:停止利用這一小島來進行民族主義的鼓譟。所謂「絕不擱置爭議」之類的豪言壯語可以休矣。中日關係的內涵很多,釣魚島不是中日關係的全部,雙方要多謀合作大局,冷靜對待分歧。
擱置:既然問題一時解決不了,不如將之擱置起來。管理好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現實、更重要。雙方都可以做些事,但不要亂來,要照顧對方感受和面子,以免引起對方強烈反彈,破壞了氣氛,自己也下不了台。
對話:不要再張牙舞爪的顯擺自己的幾條槍,還是要坐下來談。談如何擱置好爭議、如何管控好危機,也可探討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我相信,做到了這6個字,中日關係方能峰迴路轉,迎來春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