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9年3月19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歐陽五 時事評論員>
日前,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順利核可了中國參加第三輪國別人權審議的報告。一時間,人權再次成為關心中國事務人士的焦點議題,贊同者有,嘲諷者亦不少。
人權常被視為中國受到詬病的「軟肋」。雖然中方代表團成員在日內瓦發言和回答提問時表現得鎮定自若,但對於中國內地的部分官員而言,「人權」依然是一個令人忌憚甚至諱莫如深的話題。昔日中國官式宣傳中有一句話,「西方敵對勢力戴着有色眼鏡看待中國人權問題」。實際上那些避談、懼談人權的官員,何嘗不是也戴着「有色眼鏡」在看待「人權」這個包含人類共同價值的概念?
其實,中共高層並不諱言人權。去年底《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0周年之際,習近平曾經給相關座談會致賀信,文中明確寫道,「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秉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人類共同價值,維護人的尊嚴和權利」。由是觀之,內地官員大可不必談「人權」即色變,而應正視這一話題,對於批評之聲善加辨析、理清意圖,「政治化」攻擊固然應嚴辭駁斥,對善意關注宜當謹慎處理。
或許,有人覺得避談、懼談人權是底氣不足。其實,改革開放40年來,內地人權狀况的變化,是不爭的事實。單以減貧7.4億人口為例,這是從聯合國秘書長到世界銀行行長皆屢屢稱讚的成就。何况,對於保護人權的認知和踐行,也是需與時俱進的。上述習總的賀信中曾提及「協調增進全體人民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環境權利」。相較以往的高層表述,「環境權利」是新增內容,可見「人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中國人權狀况沒有問題。相反,中方向聯合國提交的國家人權報告中也坦言「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關鍵在於,中國該如何落實業已表示接受的各方在報告審議中所提的284條建議,切實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而外界也應予以中國適當的時間和耐心,畢竟人權改善絕非一日之功。
中國想獲世界認同 尚任重道遠
「人權」是一個包含多重含義的概念。中國把生存權、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這其中有「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傳統,也有解決內地發展矛盾的考量。有觀點認為,中國人權發展與經濟發展一樣,都有其特有的「中國模式」。那麼,在面對中西方分歧之時,又該如何向世界解釋中國的這種模式,並令人信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