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9年3月23日 明報 社評>
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與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及莫乃光應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邀請,訪問華府。三人今次訪美,跟一般參觀、交流以至游說之旅,性質頗有不同,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所處理的,是美國最頂層的外交軍事經濟戰略,真正關心的肯定不是香港這片彈丸之地的民主自由。當前中美鬥爭正酣,華府為了遏制中國,手段盡出,「台灣牌」密密操作,「香港牌」山雨欲來。香港不應也不能成為中美鬥爭磨心,三人此行所釋出的政治信號,令人感到不安。
泛民三員應邀訪美 晤國安會事不尋常
過去一年,中美關係風起雲湧,由貿易戰到封殺華為,美方對中國展開一浪接一浪的經濟施壓和打擊;台灣問題方面,華府的介入亦愈來愈深,美方以各種名目,在政治、軍事等方面不斷加強美台之間的官方接觸,掏空「一個中國」政策,作為對付北京的手段。與此同時,華府似乎也在重新思考對港政策。
1990年代美國國會通過《香港政策法》,以香港制度有別於中國大陸為由,在政治、經濟、貿易政策各方面予以區別對待,然而去年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卻發表報告,質疑香港「逐漸喪失獨特性」,建議華府檢視軍民兩用高科技出口政策,以及應否繼續將香港與中國大陸視為兩個獨立關稅區。報告表面說的是關心香港民主自由法治,放眼的卻是高科技出口,項莊舞劍意圖呼之欲出。雖然美國國務院最新發表的《香港政策法》年度報告,重申給予香港區別待遇,可是香港問題顯然已進入華府的戰略盤算大棋局之中。
上月美國駐港總領事唐偉康發表演講,大談香港在印太地區的角色,實際是一次有關港美關係的重要政策宣示。印太戰略廣被視為美國制衡中國崛起的手段,不久前,美台才決定建立所謂「印太民主治理諮商」對話機制,加強雙方關係。當前北京強調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美方卻提出將香港放在印太戰略框架之中,突顯香港愈發可能成為中美拉鋸的角力場。美方有將港美關係從中美關係框架剝離處理之勢,北京肯定視之為離間分化手段。
今次陳方安生、郭榮鏗及莫乃光應邀訪美,正是在如此複雜和敏感的時空之下展開。郭、莫二人是立法會現任議員,陳方安生則是離開政府十多年的前高官,難言是當今政府「局內人」,三人最大共通點是同屬泛民陣營。三人訪美期間,將與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參眾兩院資深議員等會面。莫乃光表示,此行相信會談到《逃犯條例》修訂等問題,本港有外資企業關注修例對公司營運的影響,他們會如實反映意見。郭榮鏗則表示,希望了解美方對最新《香港政策法》報告的看法。
政治人物外訪本是尋常事,最重要是守分際講分寸。過去本港多名行政長官都曾赴美訪問,去年底,泛民和建制派亦先後有法律界議員訪美,就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游說美國政商界,可是今次三人訪美,跟一般的參觀、交流、游說和禮節式拜訪,性質頗有分別。以往本港政治人物訪美,離不開與國務院又或相關政府部門官員會晤,加強雙邊溝通合作,有時部分泛民人士也會接觸國會議員,呼籲他們關注本港情况。相比之下,這次三人卻是應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之邀訪美,政治層次和意義大有不同。
香港需政治喘息空間 三人應促美高抬貴手
國安會由美國總統主持,是最高級別的國家安全及外交事務決策委員會,主要任務是協助總統處理外交及安全事務並制定相關政策。國安會真正關注的,肯定不是《逃犯條例》修訂這類問題,恐怕亦非香港政改又或23條立法那麼簡單,而是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將香港放在美國印太戰略大框架之內,作為與中國博弈的一環。郭榮鏗提到,今次接待規格,反映美國政府已將香港問題提升至「國策層面」,問題是這不代表華府真的關心香港民主自由,僅代表在華府眼中,「香港牌」有利用價值。
香港的獨特性在於兼容並蓄,既講一國亦講兩制,然而隨着港獨冒起,以及中美關係起變,香港內外環境出現根本改變,北京與華府對香港的取態亦與之前有別,香港不斷被迫表態,處境愈益凶險。現時香港需要的,是更多政治喘息空間。泛民與北京若能打破近年冰封關係,有利本港爭取更多政治迴旋餘地,然而現在的情况是,泛民莫說尋求與北京溝通對話,連中聯辦禮節式的會晤接觸也要杯葛,可是另一邊廂卻應美方之邀,跟負責美國國家安全的白宮官員會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