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解決與印邊境糾紛 華克制為上策

<轉載自2017721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大國博弈 撰文: 許楨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主席>

最近,中、印軍隊在兩國中段邊界的對峙,已持續了一個月。在雙方主張外交對話解決問題的同時,印方卻不忘增兵,使到緊張的氛圍,一時未能散去。

中國「走出去」 印度制華角色現

表面上,印度全面理虧,該地段不涉中、印主權爭議,亦並未牽動兩國重大戰略利益;照道理,對峙局面應可緩解。然而,隨着中國綜合國力提升,軍、民力量的遠程投射,逐步向歐亞大陸中西部,以及非洲拓展;位處印度洋正中的印度,對中國「走出去」的制約角色,已逐步浮現。

中、印俱為文明古國,兩地民眾文化交往淵源極深;而古天竺更屬極少數,從中古時代始,就深刻影響中國政治、宗教、藝術的異地文化。在當代,中、印的走近,始於1940年代,美、英、中同時對日宣戰以後;就在二戰前後,中國當時領袖蔣介石,更曾因為積極回應甘地的獨立運動,而引起英國保守勢力的不滿。

進入1950年代,亞洲反殖、去殖大潮掀起,紅色中國與前英屬印度的所有成員,包括緬甸、巴基斯坦等,都建立友善的關係;北京與新德里,在反殖運動的互相支持,就更加緊密。然而,從此,中、印兩個亞洲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就無法主宰彼此關係;英、美、俄的介入,連同複雜的歷史、領地、宗教因素,持續困擾中、印關係長達半世紀,至今心結猶在。

GDP增速人口趕華 助長印雄心

眼前,中國的總體實力,尤其是軍力,固然拉開了與印度的距離;嚴格而言,最少在未來十年內,中、印尚非同一量級的國家。可是,自去年始,印度按季經濟增長超越中國,據悉亦將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無疑,會燃點一部分印度人相信該國即將超越中國的願望。

無論中國是否如印度般,視對方為假想敵;客觀上,在江澤民「上海合作組織」、胡錦濤「東盟十加一」基礎上、進一步西進的習近平「一帶一路」構想,已從陸路、海上觸及印度的敏感地帶。而相比起長年被外交界妖魔化的紅色中國,對印度在整個印度次大陸的橫行霸道,西方彷彿視若無睹。

1960年代,印度多次動用海、陸、空三軍,支解了東、西巴基斯坦。70年代透過人口轉移,吞併了小國錫金;及後,又在不丹駐軍,並無全面干預該國的外交與防務。由於西方的雙重標準,以及受到「喜馬拉亞山——泊米爾高原」的阻隔,在次大陸上,並無足以制約印度的強國。因此,印度一方面擴張在次大陸的霸權,一方面防禦「境外」大國——中國,與此同時,又強化與美、俄、歐的軍備貿易關係。

華成海陸強國 印扼守戰略要地

中國務必注意,無論對其海上,還是陸上思路構想而言,印度都扼守着戰略要地。所謂海上思路,可分為「東————西」三段;東段由東北亞出發,以馬來半島、新加坡、馬六甲為界。中段是「東印度洋——南太平洋」接合部,西段是「西印度洋——阿拉伯海——紅海」。顯然,印度恰處中、西兩段正中;及後,印度海軍更透過與美、日等北京潛在對手合作,東進南海。而美、日海軍,亦於近日西出印度洋,與印度海軍作大規劃聯合演習。

在過去十年,隨着中國海軍編隊到「西亞——東非」護航常規化,在紅海國家吉布提的海空基地落成之餘,更參與了俄羅斯、北約主導的敘利亞化武銷毁任務;無可否認,過去十年來,中國海軍不止得以大幅更新硬件;在東海、南海、印度洋的活動,亦日趨頻繁。長期累積下來,中國已由陸上強國,逐步演化為「海陸複合強國」。

當中國軍艦,包括各式核潛艇,屢屢在印度家門前掠過,對方如何調適心理,就不是北京得以掌握的了。與此同時,蘇聯崩潰、俄國勢力範圍大縮水。莫斯科一方面更倚重印度這個武器出口大主顧;另一方面,也讓印度有更多空間與機會,參與阿富汗、原蘇聯中亞國家的地區事務。自小布殊反恐戰爭開打後,趁機進駐阿富汗及周邊者,北約成員國以外,就數印度最積極。

美俄藉印 平衡北京中亞勢力

作為上合組織創始國,眼前中國在中亞的政經、安全影響力,尚非印度可比;然則,長遠而言,難保已經加入該組織的新德里,不會在「一帶一路」的咽喉所在——中亞與印度洋,與北京較勁。國力日衰的俄羅斯,西邊受北約諸國步步進逼,東邊是日趨發達的中國,亦有意借助南邊的準盟友印度,來平衡北京在其最後勢力範圍——中亞的影響力。

除卻印度位處「一帶一路」樞紐,該國實力不甚弱、又不甚強,不太先進又不太落後,正是最適合美、俄倚仗的國家。考慮到各自利益,即便印軍以不丹邀請為名、違法進佔中國領地為實,亦不見得會引起周邊小國及世界大國的非議。因此,假如中國外交部及解放軍,不適當施以壓力、展現決心,恐怕難以迫使印度在談判桌上解決邊境糾紛。但純因印方理虧,而強力驅離,亦恐非上策。

以保守國境為原則,防止美、俄等國利用洞朗問題,進一步分化中、印,或許就是北京解決問題的指導原則;而這也是北京第一時間提出證據,說明主權屬華、印軍越界無爭議的事實後,轉趨審慎與克制的戰略考慮。

事緩則圓,北京並無與新德里攤牌的理由;管控紛爭、徐徐圖進,才最合中國長遠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