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增二手樓供應 新政府一大考驗

<轉載自2017630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這一屆政府任期快將屆滿,在近五年的施政下,是時候檢討這幾年的房屋政策。正如本屆政府開首之時強調,房屋政策是有關民生政策之中「重中之重」,而實在政府亦花大量氣力在房屋政策之上,這點毫無異議,亦值得表揚。
但問題是有關政策的目標達到了嗎?如果目標仍未達到,困難又在哪裏?而7月新一屆政府,又應否蕭規曹隨,定要更改一下,迎接新的挑戰呢?
市民薪金增幅 跟不上樓價
從差餉物業估價署顯示,全港所有類別私人住宅售價指數,20126月為205.1,而截至20174月,指數為327.4,那麼四年零十個月內,上升了59.63%。雖然期間政府出了多招需求管理措施去遏抑樓價,但樓價仍然上升了近六成!平均每年上升10.17%!於是有人說,如果政府沒有這些措施,樓價上升的幅度,可能要比每年10.17%還要多很多呢!但樓價每年上升10.17%,相比港人這五年的工資升幅高出很多,市民的薪金增幅根本跟不上樓價的升幅。
如果不買樓,租樓又如何?全港所有類別私人住宅各類租金指數,20126月為142.4,而截至20174月,指數為178,那麼四年零十個月內,上升了25%。平均每年上升4.73%,升幅遠比樓價升幅少。但這亦不難理解,因為租樓只有消費成分,沒有投資成分,而消費能力往往與收入掛鈎。租金的升幅與過去幾年工資增長相差不太遠。至於平均每年樓價升幅跑贏租金升幅達6.04%,原因之一,是各國央行量寬之後,游資尋找投資機會,進入樓市的結果。
如果以單位大小劃分:A類最少;E類最大。AE類期內租金升幅分別是:A29.59%B27.11%C19.08%D9.65%E-2.77%。升幅最厲害的是面積40平方米以下的A類單位,即是單位愈細,租金加幅愈高。而E類是160平方米以上的單位,租金反而錄得-2.77%的跌幅。近年發展商新建的細單位愈來愈多,單位面積愈來愈細。香港人居住面積愈來愈細,而細單位的租金升幅卻是最高!
如果以區域劃分又如何?聚焦A類單位(40平方米以下)的租值,以20174月數字與20126月數字比較,新界區A類單位升幅最勁,期內升了57.45%!與整體樓價升幅相若;九龍區升了36.4%,而香港區升幅最少,只有24.78%。如以租值(每平方米租金以港元計)來說,上述租金在20174月份數字,依次為新界296元、九龍358元、香港428元。租金升幅以新界最高、九龍次之而香港最少,原因之一,是香港及九龍區的租金基數較高,而新界區基數較低。加上近幾年新界區的樓價升幅顯著,所以租金亦出現跟着攀升的情況。說明一點,租金是沒有投資價值,一般人去租樓,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去租,大部分人去租樓,是為了自住用途,很少人去分租(租約也未必允許)去賺錢。所以租金的升幅,通常受制於工資的升幅。
整體家庭開支 租金佔比升
期內香港人工資又有何變化?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2012年第二季按行業主類劃分的就業人士名義平均薪金指數為116.5,而2016年第四季的指數為147.2,四年半之間上升了26.35%,亦即平均每年升5.34%。如果與上述A類細單位租金升幅比較,只有港島租金升幅與工資增幅相若,而九龍同新界租金升幅遠高於工資升幅,這意味着市民的租樓佔入息比率會增加,亦代表他們房屋開支負擔更重。這個發現,亦與綜合消費者物價指數(CCPI)的數字脗合。20126月的居民開支權數,最大的佔比是食品(28.30%)及住屋(33.04%),兩者加起來已佔家庭的開支61.34%,到了20172月,食品維持在28.02%左右,但住屋升至35%,兩者開支升至63.02%。換句話說,四年多的時間,住戶放在食品上的比重相若,但租金佔整體家庭開支比例就上升。因為CCPI,住屋只計算公屋及私樓租金,樓價是不在統計之列。而公屋租金佔住戶家庭收入,亦限制在10%以下,那麼這三成幾的平均比重,代表私樓住戶租金佔家庭收入比率遠超三成!
工資增幅與樓價比較又如何?這屆政府任期之內,平均工資每年上升5.34%;但樓價每年卻升了10.17%,明顯地工資增幅遠不及樓價升幅,令到想儲錢買樓的人士,距離目標愈拉愈遠。難怪無論想置業或租樓的市民都會怨聲載道。
這一屆政府做得最多的是需求管理措施。包括(1)特別印花稅SSD,主要針對炒家。(2)買家印花稅BSD,主要針對非本港居民及公司客。及(315%從價印花稅AVD,主要針對投資者。這種透過稅制去調控市的方式是可以了解,但應該是短期性的。特別是特區政府不是要增設這些稅制去增加政府收入,而是希望用稅款降低對物業的需求!而這個初衷是很重要的!
從經濟學觀點來看,如果能有效遏抑需求,需求曲綫向左移的話,理應成交下跌之時,樓價亦應該下跌。但事實上說明,在成交下跌之時,香港樓價卻節節上升!這點與政府的預期不同!而成交下跌,但價格上升,這反而更配合供應減少的情況!
需求管理副作用 二手供應減
物業供應為何會減少?首先我們要搞清概念,物業供應包括甚麼?簡單來說,是一手樓與二手樓的供應。而政府的關注是指新增供應,新增的供應能否滿足市民對物業的要求。但問題是這個新增供應增幅有多大?根據第四屆政府施政滙報2012201720126月未來34年一手私人住宅市場的預計供應量為65,000個,而20173月數字為96,000個,本屆政府的努力下升了48%。但就算是以96,000個新供應量,除以4年來說,每年也只是24,000個單位而已,不能完全滿足需求。
2012年全年物業成交量為81,333宗,辣招開始推出後,成交量開始下跌。之後維持5萬、6萬的水平(見圖)。2016年全年只有54,701宗成交。但這幾年間一手供應不斷增加,由之前一年幾千間升至現在萬多間,但整體物業成交卻下降。這代表了甚麼?就是一手樓成交上升,而二手樓成交卻大幅下降,這才導致整體物業成交,由20128萬多宗跌到2016年的5萬幾!
2016年私人住宅總存量為115萬間,但同年新供應量只有萬多間。兩者規模相差太遠。如果二手樓能有效地投入市場,其產生的供應量會比每年一手樓供應量會大很多!而政府需求管理措施是有副作用的,在減少需求之時,也減少了二手物業的供應。SSD就把物業捆綁三年,令到二手物業供應量減少。因為業主不想付辣稅,要待物業成交後三年才考慮把物業轉售。以每年私樓成交宗數5萬至6萬間計算,那麼在115萬間私樓存量之中,約有10多萬間二手物業會因SSD而被凍結,絕迹於市場。
15% AVD影響就更大,特別是本地投資者。以前他們或許會換貨,把舊的投資物業賣掉而買一間新的,又或者覺得價錢適合,可以先行止賺,把物業套現。但現在他們決定之時會多了番考慮,就是15% AVD!如果日後再買回投資物業,要多付15% AVD。除非預期樓價下跌15%或以上,日後買回物業的成本才比現價平。於是他們一動不如一靜。投資者的二手樓在市場供應大幅減少。
二手成交降 一手決定樓價
二手樓供應減少遠大於一手樓的增加,所以合計整體供應量才會減少。此外以前物業成交集中二手市場,所以定價權主要由二手市場決定,一手樓發展商開價也要參考市場價格。要明白,二手市場的業權分散而且數量龐大,市場接近完全競爭市場(Perfect Competition)。而一手樓市場由多間大型房地產公司所領導,為寡頭斷的市場(Oligopoly)。現在二手成交大幅下降,而一手成交上升,樓價的決定性力量由二手轉向一手。結果發展商對樓價話語權增大!一手樓價貴也可以了解,發展商為買家提供高成數按揭,辣稅回贈等也要成本,所以羊毛出自羊身上,結果要把這些反映在一手樓樓價上!所以一手樓樓價之中,也反映政府的辣招的結果!傳統經濟學會告訴大家,當商品加稅之後,價格往往會上升,供應者會盡量轉嫁稅款。價格上升多少,主要看看賣方的轉嫁能力!如果賣方的轉移能力愈大,價格就愈能反映稅款的轉移!通常必需品的轉嫁能力就最大,而房屋本身就是必需品!

如果需求管理的效用開始減退,那麼應該要從供應那邊多花努力。這是供應管理,亦即內地術語供給側管理(Supply Side Management)。要管理好不單是增加一手樓的供應,而且要想辦法把二手供應有效地增加,理順,這就要考驗新一屆政府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