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爭奪台海中綫 北京可力壓蔡英文

<轉載自2016518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大國博弈 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隨着台灣政權交替日近,島上政情及兩岸關係更趨風雲多變,形勢也更緊迫難測。據報蔡英文準備在首任4年專注搞好經濟以奠定執政基礎,其後再處理統獨及兩岸關係等事務。然而自以為有幾年安穩可以韜光養晦,實未免太天真了;蔡上台不單沒有蜜月期,且將面對硬仗連場。
蔡內外交迫 沒有蜜月期
首先要面對的是大陸不斷施壓,如最新發展是馬來西亞繼肯尼亞後將數十騙案嫌犯的台人遣送大陸。同樣不能忽視者是島內政經事項,在經濟方面要處理是否加電費和入口美國瘦肉精牛肉等問題:蔡英文可能要違反不加價不入口的競選承諾。
更麻煩者是馬英九卸任前留下的一些緊箍咒,包括對離島維權、冲之島礁護漁及兩岸合作辦理騙案等事項的處理方法。為應對由菲律賓挑起的國際法庭仲裁可能在月內判決,馬政府採高調維權政策,力證轄下的南沙太平島是島不是礁,而在冲之島礁事件上則力指該礁是礁不是島,台灣漁民有權在礁旁公海捕魚,並高調派出艦艇護漁。這些強硬的立場,直接挑戰民進黨在南沙主權上的放軟手腳,和在冲之島礁爭議上為保對日友好關係的低姿態。若蔡上台後改變上述立場,將引來很大的政治反響。
在騙案事件上,馬政府採取務實立場爭取兩地合作,而大陸亦允許台方派員協商。蔡上台後案件仍在,但協商合作能否繼續大有疑問,而蔡的子民在大陸手上,故不能「不接觸」不處理。總之,在一系列事項上馬政府都給蔡留下了難題。
馬英九果斷施政 留下緊箍咒
在這些事項上馬政府表現出眾,果斷堅決有效的施政,一改過往懦弱猶豫作風,有論者說如馬英九一開始便如是,國民黨便不會成為在野黨和出現再度政黨輪替。在維權上馬政府硬頂美日壓力,做到了如大陸所說的兩岸共同維權態勢,確值得一讚。
中綫爭奪戰 北京可硬可軟
馬政府在南海及冲之島紛爭上的硬立場,還給大陸留下了插手的機會:蔡政府稍一手軟而大陸善加把握,則可帶來新的對台施壓行動。例如若蔡不護漁,大陸便可宣布接手,既可打擊日本,又可爭取台灣漁民以至其他民眾認可。
當然,大陸方面還有眾多的制台招數,筆者之前已簡介了外交戰、經濟戰和奪島戰等(見本欄418日及53日文),一些措施已悄悄出台,如有人指已開始減買台南農產品。現在還要介紹一招風險尤高的策略:中綫爭奪戰。台方一直認為台海中間有一條隱形中綫分隔兩方互不過界,從而可維持穩定和平。但大陸則否定中綫的存在,去年更出現「踩綫」行為:宣布貼近中綫的新民航路綫,並招來台方抗議。估計將來這類招式會被更多採用,其中一個極端者是把東海航空識別區擴大,向南伸至覆蓋台海。這樣做對大陸來說技術上及軍事上並無難度,但對台施壓效力很強,甚至可被視作為攻台鋪路。
與此同時,還可以採用較柔性和平的壓迫手法:推行跨中綫經濟合作尋求兩岸互利雙贏。為此有兩大項目尤值得推介;其一是興建跨海峽陸道。就建設台海陸道兩岸專題早有倡議和開會交流,並初步選定了一些可供考慮的綫路。現時可把項目提上日程,並爭取在近年內定案,選定綫路和從大陸方先行動工開建。這是個超級工程,或要建設20年,但在近期卻是個政治施壓手段,志在打破分隔思維和台海的天塹意識,成為「反獨促統」工程。
其二是安排兩岸企業合作開發台灣堆(Taiwan Banks)。此乃在高雄與汕頭、廈門間台海中綫上的一個廣闊暗沙區,其中心點離大陸的東山島、南澳島約150公里,離台灣高雄約200公里,水深不出50米,為中國東海大陸架部分,其淺水區幾可連接澎湖群島,相距只約百公里。曾有傳聞區內或有油氣蘊藏,故大陸可建議兩岸聯合開發海底資源及海洋養殖等業務,並為此建設浮城或海底城。如台方不允合作大陸可自行開發,反正此區戰略位置重要,既處海峽南端中綫,又扼守台海與南海間的通道,其開發對台威脅甚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