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6年5月24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北京與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蔡英文「5.20總統就職演說」,正如筆者所預料的一樣,洋洋灑灑近6000字的演說全文四平八穩,沒有讓任何人跌破眼鏡。最受矚目的自然是有關兩岸關係部分,而其中的焦點,則是蔡英文是否會在北京一波接一波的高壓下屈服,在「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原則」議題上有所讓步。
然而從結果看來,親自操刀此份演說原稿的蔡英文儘管字字斟酌,極力避免激怒北京,卻始終既不觸及「一個中國原則」,亦未從「尊重九二會談」的基本立場,向北京期待的「承認九二共識」方向傾斜。其實,北京雖然之前態度強硬,只要有點常識,也應大致預料到小英不會「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也不會「承認九二共識」,因為這兩個北京決不讓步的原則,並非當今台灣主流社會的共識,而由人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總統,自然不能悖逆主流民意。
北京不會再把「地動山搖」掛嘴邊
誠然,無論如何解讀,作為上任後首次公開向陸方傳達信息的「信件」,蔡英文的演說確實沒有「承認九二共識」,因此北京自然也不會就此簽收。如此,儘管國台辦難掩不滿的神情,卻也收斂了批蔡的力度,將措辭限定在「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上。
就北京與蔡英文新政府第一回合的角力結果而言,儘管勝負難解,不過至少北京在此之前揚言倘若小英「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地動山搖」的威嚇,並不會付諸行動,最終只停留在嘴皮硬的層面。而經過「5.20演說」一役之後,展望4年乃至8年的蔡英文執政期間,筆者斷言北京今後不會再把不可能付諸行動的「地動山搖」掛在嘴邊。
誠然,北京等不及蔡英文上台,就已推出一系列對小英的「制裁措施」,從肯尼亞事件到國際鋼鐵會議事件,再到WHA(世界衛生大會)強加「一中」條件,已足以彰顯北京對小英並不客氣。然而,這些施壓當然力度有限,稱不上是「地動山搖」。
中南海重中之重是維持政權穩定
所謂「地動山搖」,自然是指發生嚴重動盪,隨時都有可能招致毁滅性的結果。就北京的可能的手段而言,不外乎一、動用武力攻打台灣,至少將兩岸關係逼近戰爭邊緣;二、實施對台經濟封鎖,迫使蔡英文政府就範。
然而,只要掌握了中南海的權力思維,清楚理解兩岸當下各自的內外環境,就不難判斷咄咄逼人的「地動山搖」之說,不會發生。
首先,「統一台灣」向來並非中共的優先課題,對中南海而言,唯一的「重中之重」是維持政權的穩定。除非「統一台灣」毋須費一兵一卒,輕而易舉地便能拿下,就像1997年「收回」香港一樣,否則中共不會貿然以武力攻台,因為代價太高,徒增中共維持政權穩定的風險,包括GDP國內生產總值恐怕要大幅度下調,一不小心甚至可能引發內亂,使「共朝」提早崩解。
其次,再說解放軍軍力雖然已遠勝國軍,不過國軍軍力也仍在世界排名第13位,實力不容小覷;而經過一番生靈塗炭的廝殺後,台灣人民內心的創傷恐怕永遠無法癒合,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也將永遠無法拉近。况且,就算以武力拿下台灣,面對經過數十年民主洗禮的台灣社會,中共又是否有能力來治理呢?倘若統一後每個公家機構、單位都從大陸派來「書記」或「領導」,又有多少台灣公務員願意服從其指揮調度呢?
至於包圍台灣、實施經濟封鎖,顯然亦非易事。撇開需要動用多少海軍力量的技術性問題,就對經濟的影響層面而言,目前兩岸都已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應有遵循國際經濟體制規範的義務。况且,兩岸經濟關係的相互依存度已經很高,目前台灣對外貿易有四成與中國大陸有關,封鎖台灣經濟,也必然傷到大陸自己。
北京制裁措施 須考慮台灣民意
此外,如前所述,蔡英文是民選總統,有台灣主流民意的背書,加上蔡英文又是過去20年來4位民選總統中最穩重、最謹言慎行的一位,因此無論是武力攻台,還是經濟封鎖,結果都將與台灣人民為敵,和「把希望寄託在台灣人民身上」的主張自相矛盾。正因為師出無名,北京自然也將招致國際社會的譴責與制裁,恐怕比「六四」鎮壓民主運動後所遭受的國際孤立更為嚴重。
基於以上內外因素,北京的「地動山搖」說,充其量只起到促使蔡英文政府在處理兩岸關係上更為深思熟慮,更不會輕易去修改仍以「中國」為坐標的《中華民國憲法》。儘管筆者認為「地動山搖」的恐嚇效果已告一段落,然而並不認為「輕舟已過萬重山」,北京仍然牢牢地掌握了台灣在國際空間的主導權。除了台灣僅存的22個邦交國的數目岌岌可危之外,北京所握有能用於制衡台灣的牌,將會陸續亮出。
只是北京對台北的所有制裁措施,並非沒有任何顧忌,都必須考慮到台灣民意的反應。換言之,既要對「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政府施壓、懲罰,又要避免引發台灣民意的反彈,中南海的決策者必須在每一項制裁上都得拿揑得當,否則不僅容易效果不彰,甚至產生反效果,使蔡英文政府獲得更多台灣民意的同情與支持度,反變成蔡英文政府的最大應援者。
勿見獵心喜 應哀矜勿喜
換言之,儘管「地動山搖」不會發生,不過蔡英文新政府也切勿見獵心喜,還應哀矜勿喜,因為沒有「九二共識」時期的兩岸關係,客觀上仍將長期存在不確定因素,包括國台辦與陸委會,甚至海協會與海基會等交流機制也都將會中斷。如何成功減輕來自北京的壓力,同時穩步推動內政改革,深化民主,維護台灣的主體性、尊嚴與價值,考驗蔡英文新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