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近日有關習馬會的討論持續升溫,不到10天的時間裏,兩岸官方隔海相繼為習馬會定調,顯示了雙方均未放棄既有立場:峇里島APEC峰會召開之前,北京便通過不同管道表態,對於馬英九是否可以參會,仍需參考「西雅圖模式」。而馬英九對習馬會的「條件論」亦非首次出現。
可見,兩岸官方對於習馬會仍存在比較明顯的「預期偏差」。早在1995年,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在其「江八點」中,就對兩岸領導人互訪持開放態度。從今年初北京對台工作會議以來,大陸已有多位高層釋出了加強兩岸政治議題協商的信號。北京希望借助習馬會確定兩岸政治協商的「不可逆性」,避免若民進黨上台重現政治層面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而對於台北來說,促成馬英九參加APEC峰會,以示台灣獲取更多的國際空間,或許比習馬會本身更為重要。拓寬國際空間已被馬視為主要政績之一,力爭以經濟體領袖身分出席APEC峰會,並由此形成台灣參加APEC峰會的固定模式,無疑會是馬英九任期內的一大目標。
兩岸預期的不同自然也造成了習馬會較難踰越的一些阻礙。習馬會的場合與雙方領導人的稱謂問題看似細枝末節,但卻正是兩岸對習馬會的不同定位所致,並不輕易可解。例如北京既然拒絕了在APEC峰會上實現習馬會,就需考慮馬政府是否還有推動習馬會的意願。
當然,北京與台北也並非全無共同認知。例如儘管出發點不同,但若習馬會「退而求其次」,選擇在國共黨際交流的平台上進行,這也並非不可行之事。
而在最近召開的兩岸和平論壇上,其成果性文件中已寫入了就兩岸領導人會晤「促成雙方均可接受的方案」,意味兩岸智囊對於促成習馬會的必要性或已達成基本共識。
解釋「一中框架」仍有「趨同」空間
由是,若兩岸有意促成習馬會,則應盡量在共同認知的基礎上消除偏差。一方面,「一中框架」雖然已逐漸進入了大陸與馬團隊的共同話語體系,但對於如何解釋「一中框架」的內涵,雙方仍有進一步「趨同」的空間和必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