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並正式訪問了文萊、泰國和越南。訪泰期間,兩國共同發布了《中泰關係發展遠景規劃》,並在此框架下簽署了《關於深化鐵路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據悉,該文件提出泰國可以用農產品來支付中國高鐵投資的部分產品和服務,這些農產品包括泰國大米及橡膠等,即是近日坊間熱議的「高鐵換大米」。
為英祿收購大米政策解圍
2011年,英祿競選總理時提出大米收購政策,政府以高於國際糧食市場價格向稻農收購大米。這一惠民政策為英祿贏得來自於農民的大量選票,但是同時導致泰國大米因價格過高而失去出口優勢,大量囤積,政府也因此遭受巨大的財政損失。由此可見,李克強總理同意泰國以大米來支付部分高鐵建設,實在是幫英祿解圍。泰方能獲如此優惠,一方面是中泰關係穩固:兩國既無歷史遺留問題,也無地緣利益上的衝突;另一方面中方也頗有「市場促銷,限時優惠」之意,以泰國為先鋒擴大與東盟貿易的局面。
高鐵靠價廉 前路仍長
此番,總理親自出馬吆喝高鐵,除了力挺高鐵輸出的戰略,也是為了泛亞鐵路網的建設開篇佈局。據悉,泛亞鐵路共有三個方案,一個是東線方案,由新加坡經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越南到昆明;二是中線方案,由新加坡經馬來西亞、泰國、老撾到昆明;三是西線方案,由新加坡經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到昆明。曼谷為三線中樞站,故泰國在此三線中可謂重中之重。泛亞鐵路一旦建成,將打開中國西南門戶,盤活內陸省份對東南亞的通商貿易。「要想富,先修路」在東南亞仍是硬道理。
內地網民有意見說:高鐵換大米,我們豈不是吃虧了?在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中,比起使用現匯或者硬通貨進行貿易結算,使用產品進行易貨貿易是一種風險較高的貿易形式,尤其還是大米這樣的農產品,所以通常都需要雙方國家出面參與,以利用國家的信譽擔保。這樣看來,泰方是佔了些便宜。不過,讓我們來看看中國的糧食自給率。2011年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的糧食進口量已經將近11%,自給率勉強能夠達到90%。中國政府最早在1996年制定的糧食自給率須保持在95%以上的政策「紅線」已經面臨威脅。因此「高鐵換大米」可謂是雙贏的局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