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6年1月21日 明報 中國版>
國民黨「一大」標誌第一次國共合作,但隨孫中山的逝世而很快就告終結。有熟悉國共歷史的專家直言,國、共兩黨信仰不同、性質不同,當年是靠孫中山「鎮得住」而人為促成,現時兩岸分治已成歷史現實,再也不可能發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樣的國共合作。
孫中山威望促成當年融合
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張曉暉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指,國民黨「一大」前,孫中山多次起義、革命失敗,陷於絕望境地,又不甘心國民黨就此下去,「就像一個要淹死的人一樣,看見上面漂來一根稻草,他也會撈着,這個稻草就是蘇俄,中共是蘇俄當時的一個支部。」孫中山總結蘇俄經驗,認為成功首先要以黨治國,當時共產黨是很堅強、有紀律、有信仰、有生氣的政黨,孫中山對國民黨這一方面尤其不滿,於是決定「聯俄融共」。
張指出,聯俄融共有重重隱患,一是蘇俄從自己國家利益出發撮合國共,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孫中山並不能接受。二是要求共產黨員「跨黨」加入國民黨,國、共內部各有反對聲音,「孫中山以他個人的威望和魅力來壓住了,所以就不能再爭論了。」
雖說如此,張曉暉仍認為不能視第一次國共合作是「權宜之計」,「事情沒有完美的。歷史總是複雜的,在一個時候要有一個選擇,不可能有一個無可挑剔的選擇。」如果兩黨不合作,中國可能長期陷入軍閥混戰,國民黨如不匯聚共產黨中的精英,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統一兩廣革命根據地並開始北伐。但是,這種「人為揑合」最終證明是短命的,孫中山逝世翌年,兩黨就分道揚鑣。
「一直合作只能是美好願望」
「我們了解這兩個黨,就知道它們不可能在一條路上一直走到底。因為這兩個黨有自己的綱領,有自己的信仰,孫中山信仰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中共信仰馬列主義。」張曉暉強調,合作肯定是雙贏的,但要一直保持合作,只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到今天都是這樣,「陳水扁上台以後,台灣問題發生了很大變化,實際上政黨輪替常態化了」,國民黨不會永遠執政,國共兩黨之間的合作雖然對於國家統一、防止分裂有重要意義,但再不可能像國共第一次合作那樣融為一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