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在網誌大談審慎理財啟學,明顯為明年2月預算案做預期管理。惟各界施壓港府派糖,源於政府近年大幅低估盈餘,又缺乏為長遠投資的方案,故解鈴治本還須繫鈴人。
庫房年年水浸 還富於民聲隆
政府將分別於明年1月中及2月底宣讀新一年的施政報告和預算案,政黨正紛紛施壓財爺打開水浸的庫房派糖或大舉投資,相信財爺為紓預算案壓力,昨在其網誌大談財政儲備須有備無患、開支要精打細算、投資講高瞻遠矚,還要衡量優次等財政理念,大有以審慎理財原則降低各界對預算案預期的味道。
其實大部分港人對政府應審慎理財並無異議,因羊毛出在羊身上,市民自然希望港府慎用納稅人血汗錢,惟近年各界不斷施壓政府派糖,非因港人精神分裂,而是病源政府。
究其底因,就是歷任財政司長都以審慎理財名義,年年預算案大幅低估收入,最終往往錄得巨額盈餘,此凸顯財爺年復年計錯數,收多了稅款,市民尤其納稅多、福利少的中產,自然要求還富於民。
社會上既有強烈民意,政客又目睹庫房確大水浸,正是「慷他人之慨」的大好政治本錢,故為民請命也好,爭取選票也好,亦力迫庫房派糖派米,令本港政治更走向民粹。
除招來開倉派米的壓力外,港府還因坐擁大量盈餘,卻遲遲未善用儲備緩解本港長期問題,招人詬病。
例如人口老化已是多屆政府提出的老問題,但至今未見政府有系統的明確處理方案,即使只是其中一環的醫療融資,政策方向已三番四次變來變去,最新是本來預留來推動自願醫保的500億元,可能多達9成轉用於公營醫療系統。
醫改如此翻來覆去,不斷蹉跎折騰,只是港府處理長期問題不當的其中一例。
試問市民眼見政府年復年大幅低估盈餘,投資解決長期問題上又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缺方或無果,自難信任政府可以用好巨額儲備,難免要求政府用各種方法還富於民。
交出合格功課 擺脫折騰蹉跎
財爺昨表示公共開支政策必須有具體政策目標、整體效益評估,並具詳細執行方案,此是應有之義,惟若政府缺乏合理的預算能力和解決本港長期問題的意志與能力,預算案恐怕只會年復年在派糖問題上折騰打轉,歲月還是繼續蹉跎,故港府除了交代理財原則和哲學外,施政報告和預算案還須汲取教訓,交出合格功課,讓社會將精力用於實事,真正改善經濟、社會和民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