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五四」百年 兩岸三地的不同語境

<轉載自201956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副研究員>

「五四」運動轉眼一百年了。

百年前的54日,西方列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欲將「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予日本的消息傳到中國後,由於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遂引發國人之不滿,因而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運動發生於當時的京兆地區,以青年學生為主,並擴大至其他階層。運動的形態則包括示威遊行、罷課、罷工等行動,當時的主要訴求為「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於此同時,知識菁英與學生則藉此辱國事件,進一步反思、批判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發展所套上的枷鎖,同時呼喚引進「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與「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並因此發展成波瀾壯闊的「新文化運動」。

「五四」百年 兩岸三地紛紛紀念

「五四」運動對近現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影響深遠,也因此就運動的過程、形態、内涵及其意義,過去80多年來一直成爲中外學術界樂此不疲的研究對象。而如上所述的運動概況,也一一載入華人地區的中國歷史乃至各國的世界史教科書中。

儘管華人世界體制各異,然而無論是兩岸還是三地,「五四」運動長期以來卻不約而同地受到大致的肯定,乃至於如今迎來百年之際,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乃至重視。
在中國大陸,「五四運動10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親自出席並發表講話。而作爲「五四」運動發源地之一的北京大學,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主辦的「五四與現代中國」學術論壇早在月前就已率先舉行。

在台北,官方並無盛大的紀念活動。不過,「新文化運動」時期的領軍人物胡適擔任過院長的中央研究院,則於日前邀集兩岸及各國專家,舉辦了爲期兩天的「五四運動10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從沒有禁忌的自由視角,探索「五四」運動百年來對兩岸華人社會的影響,包括與2014年台灣、香港兩地學生運動的相關性。

至於「五四」運動時期北大校長蔡元培長眠之地的香港,54日當天由特區政府舉辦的國旗升旗禮則在紫荊廣場莊嚴舉行。儘管學術界沒有舉辦大型研討會,不過由近代史學者主編的《重估傳統・再造文明: 知識分子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一書,也在「五四」百年之際在香港出版。

除此之外,兩岸三地的各類報章雜誌,也都紛紛以專題形式,以21世紀的視角,探討「五四」運動於百年後今日之意義。

然而,倘進一步觀察當下兩岸三地的社會脈絡,卻不難發現,其語境卻是大相異趣,折射出百年來兩岸三地社會迥異的發展道路,也造就了對「五四」運動意義截然不同的詮釋與認知。

大陸---「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當下北京的史觀,延續新中國建立以來對「五四」的詮釋。將「五四」運動與兩年後誕生的中國共產黨巧妙連接,賦予其因果關係,或視爲一體兩面的產物。在此一思路下,「五四」運動中「反帝反封建」、「打倒孔家店」的訴求,與共產黨「推翻三座大山」及「打碎萬惡舊社會」的建政理論,甚至新中國成立後的「破四舊、立四新」、「批林批孔」等各個時期的政治運動都能「自然」結合。

「改革開放」尤其「六四」之後,北京的執政正當性受到嚴厲的挑戰,傳統的社會主義教條逐漸失去號召力,國家治理的意識形態遂由「愛國主義」所取代。因此,「五四」運動所彰顯的愛國情操,在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時期獲得新的生命力。換言之,「五四」運動成爲新中國70年來構建國家治理理論取之不盡的源泉,這是發生於「舊社會」的「五四」運動卻在1949年後的中國大陸作爲「不倒翁」政治符號,永遠受到推崇的緣由所在。

在此語境下,「五四」運動所提倡的「民主」與「科學」,自然不會在中國大陸受到應有的討論與重視。習近平在「五四」運動100周年的重要講話中,洋洋灑灑近萬字,「愛國」二字一共出現了18次之多,所闡述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而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100年前,是好青年呼喚「德先生」、「賽先生」的時代;100年後,則是好青年學習「聼黨話」、「跟黨走」的「新時代」。這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退步?不言而喻。

台灣---民主洗禮後對「五四」的淡忘

在海峽的另一邊,基於經歷了三十年來的政治民主化與公民社會的建立,因此一種觀點將此一變革稱之爲「五四精神」的遺緒來理解。

在台北南港的中央研究院旁邊的公園裏,有一座胡適墓。這裏安躺著於1962年在此過世、畢生提倡自由主義的胡適。中研院的胡適紀念館每年都會在胡適的生日及忌日組織前往墓園拜祭。只是,時隔半個多世紀的今天,前往拜謁的人已寥寥無幾。

然而,誠如享譽海内外的史學泰斗、中研院院士余英時所言,台灣社會早已爲人所遺忘的「五四」運動與台灣民主轉型有著不可切割的符節關係。當年在蔣介石主政的威權時代,胡適與雷震、殷海光等文化菁英,在極具困難的政治環境下,透過《自由中國》等平台所播下的自由主義種子,深切地影響了其後台灣社會前赴後繼的民主抗爭運動。

台灣最高學府國立台灣大學的旁邊,還有當年「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戰後初期的台大校長傅斯年的墓地。五年前台灣爆發24年以來罕見的學生運動----「太陽花學運」。許多抗議的學生緬懷傅斯年當年怒斥當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的名言,作爲批判主政者與學生背道而馳、麻木不仁姿態的武器之一。最終選擇低頭的主政當局與學生之間作出妥協,「太陽花學運」遂告落幕。

而同一年的下半年,香港則爆發了震驚世界、同樣是由學生主導的「雨傘運動」。儘管運動的訴求是追求民主普選,然而運動的結局與參與者的命運卻是截然不同。就在「五四」百年前夕,香港法院對宣揚「公民抗命」的「佔中九子」」作出了判決,被判刑者即時入獄。

什麽是「五四」精神?對處在不同政治與社會發展階段的兩岸三地而言,各有各的理解與認知。然而,「五四」運動所提倡的「民主」與「科學」,在兩岸三地是否得到落實,則是一目瞭然。

「五四」精神,要在華人世界獲得較爲一致的詮釋,或許還要再等一百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