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9日 星期三

射人先射馬

<轉載自2019529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陳景祥 資深傳媒人>

繼美國國會8名議員致函特首林鄭月娥,表達對香港修訂《逃犯條例》的「憂慮」後,歐盟也在524日向特區政府發外交照會(formal diplomatic "demarche" protest note),就修例可能將在港人士送往中國大陸接受不公平審訊,正式提出抗議。

時間上「巧合地」爆出另一則消息,是一年前獲德國難民庇護的黃台仰和李東昇,他們的近况「突然」經《紐約時報》披露。報道指,曾參加2016年旺角暴動的黃和李棄保潛逃,在德國受難民庇護,可在當地讀書、工作。據《紐時》報道稱:「他們可能成為這個半自治的中國城市中第一批獲得這種庇護的人。此舉可能是改變全球對香港看法的轉折點……威脅到香港作為亞洲法治綠洲的聲譽。」

黃台仰李東昇獲德國庇護 打擊港府修逃犯例

很明顯,黃、李棄保潛逃而獲政治庇護,予國際社會的印象就是香港法治和司法體系出了問題,獲庇護的人是政治犯而非刑事犯,他們在港未必可得到公平審訊。德國政府向黃、李提供難民庇護發出的信息,對特區政府推動逃犯條例修訂,肯定會造成重大打擊!

致函特首的8名美國現任參議員和眾議員,來自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信件在本月23日發出,內容提到逃犯條例修訂將損害香港珍而重之的高度自治和對人權的保障,允許中國大陸政府要求引渡居住在港的商人、記者、維權人士和政治活動家。

歐盟的外交照會沒有詳細內容,只是就修例表達抗議態度。歐盟代表在本月24日會見特首林鄭月娥,據特首在會後表示,會面期間她聽不到意見,對方只是「宣示立場」,沒有表達逃犯條例修訂到底有什麼問題令歐盟成員的國民或商界擔心。

事態發展,特區政府的修例工作肯定會繼續,最終在立法會也應夠票順利通過。屆時美國和歐盟是否真的會施展「反制行動」?

歐盟在其《2018香港特區年度報告》中提出,港人的公民政治權利正被蠶食,有關趨勢將令人擔憂香港「高度自治」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雖措辭強硬,但歐盟報告並沒有提出假如「情况惡化」,歐盟會對港實施什麼應對措施。

美國則來勢洶洶,8名國會議員給特首的信中警告,如逃犯條例修訂正式通過,美國和國際企業有可能把總部遷離香港,免令他們的國民有可能被引渡到中國大陸的危險。事實上,去年11月美國國會屬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發表報告,已提出北京干預香港的自主事務,提議美國政府檢視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報告的背景,涉及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指利用在港註冊的Skycom公司,繞過歐美與伊朗做生意,或違反了聯合國決議的制裁。香港牽涉其中,被視為是降低了香港作為相對透明(特別是關於軍民用途的技術出口管制)和獨立關稅區的信譽。

現在修訂逃犯條例,為美國「制裁」香港增添一個新藉口,香港的獨立關稅地位會否不保?香港處境到底有多嚴峻?

很明顯,美國當前要針對的是中國大陸而非香港。香港規模太小,而且跟美國的貿易關係良好。香港是少數美國對外貿易可以錄得巨額盈餘(2017年逾340多億美元)的地區。表面上看,沒有什麼理由美國要針對香港,尤其在獨立關稅區的議題上。

有些評論指,香港的言論和結社自由持續收窄,將會導致美國撤銷《美港政策法》和獨立關稅區地位。《美港政策法》由美國政府制定,取消與否,主動權在華府。但獨立關稅區則有不同,由回歸談判開始,中英聯絡小組就安排向當時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爭取香港享有單獨關稅區地位,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香港成為創始成員,獨立關稅區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就事論事,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的確不是由美國給予的。但美國如果動手,把香港和中國大陸列作同一關稅區,則中國受美國打擊,雙邊貿易必受影響,香港轉口和物流業也因此會受牽連。

除了民主自由人權等政治議題,美國關注香港的也包括科技政策。美國國會報告其中一個建議,是認為國會應指示美國商務部等部門檢視和評估「美國對香港出口軍民兩用科技的政策,因為這關乎美國對香港與中國大陸分成為兩個關稅區的做法」。具體地說,就是內地有沒有利用香港轉售敏感美國技術產品。孟晚舟被美方要求引渡,其中一項指控就是利用香港空殼公司向伊朗轉售美國的敏感技術產品。從這個角度看,未來香港有可能會被捲入華為的風暴。

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的地位,主要從三方面落實執行:一是邊境執法,二是管制戰略物品,三是參與國際組織。曾俊華任海關關長時,20009月在美國出席一個午餐會發表演講,詳細解釋香港如何在上述3個範疇內落實獨立關稅區地位。

特朗普政府對華為步步進逼,誓要壓制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優勢。中美博弈,香港能否守得住管制軍民兩用科技的政策,是香港保持獨立關稅區的主要防線。

事實上,香港、台灣、西藏、新疆都是美國針對中國的「王牌」,在不同議題上(香港的自由民主法治、對台售武、西藏達賴喇嘛、新疆勞改營)向中國進攻!可以說,如果打擊香港可以重創中國,特朗普政府一定會出手。《美港政策法》和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的存廢,都跟未來中美惡鬥的走向息息相關。香港在這方面非常被動,可做的事不多!

學者和分析員都指出,美國佔香港整體出貨值低於10%,大部分都是轉口貨,而關稅只針對貨物原產地,故此美國即使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對港貿易打擊其實有限,對中國大陸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

打擊港金融市場 可同時擊中內地要害

香港對大陸的最重要作用不再是貿易和轉口,而是金融。香港至今仍是內地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內地企業最大的境外融資中心、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香港更逐漸發展為內地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在金融市場,內地很多不能做或無法做的,都是經香港去做。

射人先射馬,如果美國把矛頭對準香港金融市場,把諸如協助內地企業「洗錢」、透過香港金融市場把資金調往美國制裁的國家等,不管真假,甚至是「莫須有」的罪名,大張旗鼓搞幾件「大案」(美國執法部門優為之)示眾,香港金融市場固然受創,也可同時擊中內地要害!

港成美國打擊目標 料只是早晚的事

貿易戰開打後,人民幣匯價一路走低,美國商務部正研究允許美國企業申請「幣值被低估」國家的產品徵「反補貼稅」;再進一步,就應是把中國列為匯率操控國,把貿易戰擴大至金融戰。

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當中美博弈鬥個你死我活時,香港已無置身事外、站在「中立」位置的選擇,只能一面倒向中國一邊。以此推斷,香港成為美國打擊的目標,相信只是早晚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