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9年1月22日 明報 副刊>
野豬的繁殖力是陸上有蹄類動物之冠,出生大約一年便能夠繁殖下一代。在香港,野豬全年均可繁殖,在12至15個月內便可產下一胎多至8隻的小豬。即使繁殖力高,數目眾多,但野豬天性怕人,一向深居簡出,近年卻時有發生野豬滋擾民居的個案,是什麼原因令野豬不怕人,連議員都建議引入天敵來控制數量呢?
為了應付近年快速增長的野豬數目及滋擾個案,漁農自然護理署於2017年成立了專責小組跟進。去年1至10月署方共接獲679宗野豬出沒及滋擾的報告,近期各界亦對應否恢復狩獵野豬而爭議不斷,其實野豬滋擾人類,亦可能因人而起。陳寶琳表示署方收到滋擾投訴後都會派員實地觀察,但發現逾四成個案與人類餵飼有關,「我們嘗試理解餵飼者的心態,他們覺得豬好慘,沒食物吃,有時把家中的廚餘給豬吃,見豬吃得開心,也沒有浪費」。
被養懶改變習性 不再怕人
如上文提及,野豬擁有移居習性,如游牧族般尋找食物;但近年因人類餵飼,使野豬不再怕人,甚至被養懶,改變習性,「以往野豬將人類與危險畫成等號,但現在見到人就覺得有食物,變得依賴人,少了移居找食物。牠們知道定時定候到某個地方,就會有人餵,飯來張口」。野豬本是獨行動物,以往因為怕人,牠們都會待晚上才外出活動;但近年在日間不少近郊地區、行山徑也有野豬出沒,而且更群起出動,其實並不尋常,「因為多人餵,令牠們很自然聚集到同一地方,聚集在一起又會導致過度翻土而寸草不生。如果一個地方有十幾隻豬,就很不正常」。
餵飼野豬,本為關愛動物,然而這份好心,對牠們卻有害無益。為野豬好,各位市民首先要停止餵飼。
有害無益——市民餵飼野豬,會令野豬失去動物習性,有害無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