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兩韓歷史峰會對兩岸的啓示


<轉載自201857 明報 筆陣版 撰文: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

舉世矚目的南韓總統文在寅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於427日在「三八」軍事分界線握手,隨後並舉行了歷史性的會晤。儘管過去南北領袖也曾兩度會面,但此次相隔11年後的會談之所以深具歷史意義,除了是南北韓分割70年來首名北韓最高領袖越過分界線,踏上南韓土地之外,還包括所發表的《板門店宣言》寫明,年內將簽署「和平協定」代替過去的「休戰協定」,以結束自1950年韓戰爆發以來仍未正式宣告終止的戰爭狀態。

而無論是領導人互訪還是終戰協議,都是台灣海峽兩岸迄今仍難以實現的「夢想」。究竟兩韓歷史峰會對兩岸有何啓示?為何朝鮮半島的兩韓能,而台灣海峽兩岸卻不能?

兩韓分治70年後的和平曙光

兩韓分治起源於戰後初期東西冷戰格局的成型。1945年日本戰敗,結束了日本帝國長達35年對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日本撤離後的朝鮮半島由盟軍軍政府接收,並分別由蘇聯與美國接管三八線北側與南側地區,同時位於中國重慶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相關人員也結束流亡生涯,遷回祖國。

隨後,親美的南部地區於1948815日成立大韓民國(即南韓),李承晚出任首任總統,加入美國反共陣營;而親蘇的北部地區則在金日成領導下於194899日獨立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即北韓,或稱朝鮮),與蘇聯及新中國交好,奉行社會主義。換言之兩韓分離分治至今整整70年,比兩岸自1949年分治還早了一年。

不過分隔南北韓的三八線並未因此而趨向穩定。1950625日金日成下令北韓軍跨越三八線,韓戰隨即爆發,3年後簽訂《韓國休戰協定》(《朝鮮停戰協定》),再度以三八線為界,延續分治至今。

戰後美蘇對立下的冷戰時期,世界上出現了好幾個「分斷國家」,除了南北韓,還有以北緯17度線為界的南北越,及以柏林圍牆為界的東西德等。事過境遷,南北越早於1975年就實現統一,而東西德則在1990年因東歐劇變及柏林圍牆倒塌後東德併入西德而結束分治。如今南北韓元首已達共識,將於年內簽訂和平協定,一旦此事成真,台海兩岸將成為唯一仍未簽署和平協議的「分治國家」。

分治近70 兩岸思維迥異

就北京慣有思維而言,兩韓分隔雖然比兩岸還長,但是南北雙方都認同彼此是同一個民族,儘管兩邊各自為政,卻仍然期盼南北有朝一日可以統一;然而經過始於1990年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後,當下台灣主流民意已不再思考「統一」。究其背景,北京的固有解讀是「台獨勢力興風作浪」及「美國支持台獨」的結果。

再者對北京而言,兩岸社會在馬英九時期已基於彼此承認的「九二共識」,展開了南北韓沒有的雙向交流,並且也在201511月實現習近平與馬英九兩岸領導人的歷史性會晤。因此,如今不僅兩岸領導人不能見面,兩岸已建立的海協會與海基會協商機制也已停擺,原因就是因為蔡英文當局於2016年上台後一方面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另一方面「積極推動文化台獨」所造成,是「蔡英文破壞了兩岸關係」,因此「責任在對方」。這是筆者近期訪問北京幾個涉台部門及研究單位後所確認的「北京認知」。

另一方面蔡英文就此次南北韓首腦會談表示「只要沒有設政治前提,而且在對等原則之下,我相信沒有一個任何的台灣的總統會拒絕,甚至於我們也樂見可以與對岸的領導人見面」。這句話包含幾層內容:(1)台灣歡迎兩岸領導人會晤;(2)兩岸領導人見面不應設前提,目前兩岸領導人無法見面,原因是北京設了前提(要求台北「承認九二共識」);(3)兩岸領導人見面應像南北韓一樣「對等」。

就「對等」這一議題,台北的認知不止於此。南北韓是兩個國家,並互相承認,也都一起加入聯合國,北京也承認兩韓,金正恩此次與文在寅見面也直接稱呼對方「總統」。然而北京不承認「中華民國」,不僅不會稱呼台灣領導人為「總統」,甚至對台灣政府部門及官員頭銜不直接稱呼,而是改為「行政部門主管」(行政院長)、「防衛部門主管」(國防部長),並發明新詞「副領導人」(副總統)等。因此台灣社會不分藍綠,普遍認為北京不尊重台北,與南北韓不能同日而語。

不過話說回來,僅就兩岸領導人會面一事而言,2015年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會晤,北京已做了相當程度妥協,雖不稱對方的頭銜職稱,卻也根據台北要求,在兩岸各8名出席高官方面都做到台北所要求的「對等」。

台海兩岸「終戰協議」遙遙無期

至於兩岸是否能像兩韓一樣邁向簽署「和平協議」,就台灣實際情况而言,則恐怕難度更大了。其實早在馬英九第一任期就有過嘗試,但後來因民意不支持而未能成功推動。

不難想像,基於對「統一台灣」的堅持,向來積極思考「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是北京而非台北。早在1995130日江澤民發表「江八點」時,在第三點就已提到「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談判,並達成協議。此一論述也反映在2008年「胡六點」中。

另一邊廂,台北之所以對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有所顧慮乃至排斥,是判斷北京之所以熱中於此議題,乃理解到兩岸關係主導權掌握在北京手裏,一旦開啓了「兩岸和平協議」對話,就意味兩岸開始了「政治對話」,北京就可藉此一步步把台灣框住,因此台灣主流社會普遍態度消極。

不過在國民黨內部,認為兩岸倘能簽署「和平協議」,則意味目前兩岸分治現狀「將得到保障」的觀點仍大有人在。

201110月,尋求連任的馬英九總統在暢談「黃金十年,國家願景」時突拋出敏感的「和平協議」話題,稱將在「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3個前提下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此話一出頓時引發極大爭議,在理解到民意不支持的情况下,馬政府縮了回去,並新設條件:未來若要推動此一協議一定會交付人民公投,若公投未過就不會推動簽署,且簽署協議無時間表。

經此風波,馬英九在2012年連任後就不再提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不過到20168月,在時任黨主席洪秀柱積極倡議下,國民黨將「和平協議」寫入《政策綱領草案》,並在同年9月國民黨全代會中通過備查,正式成為國民黨政策綱領。

尋求兩岸長治久安的和平之道

「文金會」及達成可期的終戰協議共識,雖然不意味南北韓將走向統一,卻無疑是朝鮮半島邁向和平的歷史一步。之所以能走到這一步,是由於兩韓具備對彼此地位的承認、雙邊對會晤的共識、不設「一國」前提的會晤條件、彼此對未來和談及簽署和約的積極態度,當然也是基於互相高度認同彼此是同一個民族及展望未來統一願景。而這些恰恰都是台海兩岸之間所缺乏的。

此外台北的顧忌還包括北京未撤離其部署於東南沿海、射程涵蓋台灣的各式導彈,及當年越戰時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與北越外長黎德壽簽署《巴黎和平協定》,兩年後南越卻被北越攻克、統一的陰影。不過蔡英文在入主總統府前的201554日,在台北大學演講時曾表示「台灣社會對兩岸和平協議沒有心理準備,現階段不需要討論」,顯然小英並沒有把話說死。

在「文金會」3個月前,基於近年朝鮮半島局勢險惡,誰都無法預測如今兩韓快速邁向化干戈為玉帛的和平景况。今年3月筆者也曾在本報著文闡述「習蔡會」的可能性。和平的歷史是靠人類智慧而創造出來的,曾被視為「不可能」的兩韓歷史峰會及其成果,對兩岸的啓示意義並不止於兩岸領導人會晤此一議題,更應展望尋求兩岸長治久安的和平之道。

(作者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john.lim.3154;微信公衆號:林泉忠公衆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