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南海島礁「空中」種蔬果 緩官兵菜荒 高科技大棚 產量升10倍

<轉載自2018524 明報 中國版>

海南自2010年「國際旅遊島規劃綱要」發布後,即開始發展現代農業,經過5年的建設,位於陵水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已初見規模,目前示範基地所種植的蔬菜畝產量已達到傳統農業的6倍,而瓜果類更達到10倍以上。中國在南海大規模建設人工島礁以來,該基地已向渚碧礁,永暑礁和美濟礁等三個島礁提供現代農業生產設備,解決島上官兵吃菜的問題。

陵水的現代農業示範地規劃面積5231畝,總投資達17.2億元(人民幣,下同)。海南現代設施農業研究院院長肖日新表示,該基地目前主要以搭建大棚、向「空中」發展以提高空間利用率,這樣可以「讓一畝地變成6畝地」。在基地內的葉菜種植大棚內,菜地以架空形式被分成了6層,每一層都種滿小白菜、小棠菜等綠葉蔬菜。「建立大棚後如何利用光能和水是關鍵。」肖日新說,大棚內的菜架採用了旋轉式設計,上下輪流移動,每一層的菜葉都可以享受到陽光,而在最下一層底部設立了水池,每隔半小時,菜會被旋到最底吸收水分,隨後又再上去享受陽光,如同水車的原理,是整個大棚種植其中一部分核心技術。

葉菜輪流曬太陽吸水

肖日新表示,目前基地內葉菜一年可以生產1820造,平均一造需時6天至23天,每造產量約1650公斤,這樣一年有逾3萬公斤的產量,葉菜供應給超市和酒店,價格約每公斤3.4元,年收入達40餘萬元,而大棚的建造成本一畝26萬,菜架的成本60多萬,總共90多萬,因此34年可以收回成本,而大棚可以使用15年以上。傳統的生產方式的葉菜正常每年可以有56造,但會遇到颱風或暴雨,平均產量約8001000公斤,全年產量一般不超5000公斤,算下來,現代化農業是傳統農業產量6倍有多。

而相對於葉菜,基地內瓜果等其他作物的產量,更是傳統農業產量的10倍以上。肖日新以海南的特產黃辣椒為例,一般農地的辣椒樹可以生長到80公分高,畝產不超500公斤,而在示範基地內,由於品種改良及架高生長,辣椒樹的生命周期延長了3倍,可以生長到6米高,去年的畝產量達到6500公斤。而小番茄(聖女果)在普通農地的產量約3000公斤,最高生長到兩米高;而在大棚內,則可以生長到20米長,理論上可以產3萬公斤,實際上去年達到1.5萬公斤,比傳統的種植大幅提高。

全天候自動化生產 1人管4

肖日新表示,現代化農業不僅節省了土地,還節省了勞動力,包括水、肥料和溫度等,都通過電腦系統中央智能精準控制。在大棚內種植,每年365天都可以全天候生產、全自動化管理。葉菜在海南一畝地需要一名勞動力,而4畝的大棚僅需1人負責,卻相當於24畝的產量。

投資成本高 國家「不管價格」供南沙

雖然有種種好處,但肖日新表示目前還很難大規模的推廣現代農業,因為投資成本太高,基地內也只有葉菜、青瓜、番茄、西瓜、辣椒5個品種,數量也不多,目前僅作為示範,是一種引領的方向,基地仍需要政府的補貼。不過他透露,在南沙的人工島礁,由於土地少,而且有不少的駐島部隊官兵,因此國家目前是「不管價格,也要做出來」。他指官兵長期沒有菜吃,以前一個月僅供應一次蔬菜,有了大棚技術,天天都能吃到菜,目前在渚碧礁,永暑礁和美濟礁各做了一套,已足夠當地軍民的需求。

海南現代設施農業研究院院長肖日新表示,基地目前主要以搭建大棚、向「空中」發展以提高空間利用率,這樣可以「讓一畝地變成6畝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