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如果沒有邦交國 未來何去何從?


<轉載自201854 台灣Yahoo論壇 撰文:嚴震生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在多明尼加與我斷交後,中華民國的邦交國來到歷史新低的十九個。如果我們邦交國持續流失,甚至淪落到沒有一個國家與我們有正式邦交關係時,中華民國是否就不存在了呢?從台獨基本教義派的觀點來看,那就是台灣共和國的開始,然而換了名字後就會有改變嗎?此外,即使沒有邦交國,但仍然使用中華民國的國號,至少不會被視為是挑釁行為,對岸也沒有動武的藉口。

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並不會因為邦交國的數字減少而不存在,反之即使有國家願意承認台灣共和國,也可能無法阻止中共的武裝犯台,非洲就有幾個可以讓大家對照的案例。首先,大部分的國際機構都將非洲國家的數目定在五十四個,然而另外兩個非洲國家應當也被納入,一個是位於西北非、曾經是西班牙殖民地、目前被摩洛哥(Morocco)佔領的西撒哈拉(Western Sahara),另一個是位於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從索馬利亞(Somalia)動亂中獨立出來的索馬利蘭(Somaliland)

西班牙在一九七五年放棄對西撒哈拉殖民統治時,將其託管給摩洛哥與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然而爭取獨立的Polisario 陣線 (Frente Popular de Liberación de Saguía el Hamra y Río de Oro) 與佔領大多數西撒哈拉領土的摩洛哥軍隊進行游擊戰,最終寡不敵眾,僅能退守在鄰國阿爾及利亞(Algeria)的汀多夫(Tindouf)成立流亡政府,宣布建立撒拉維阿拉伯民主共和國(Sahrawi Arab Democratic RepublicSADR)

過去四十多年的時間,有許多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國家給予SADR正式外交承認,但是美國、歐盟國家、俄羅斯、中國及日本等重要大國,卻是務實地接受摩洛哥的佔領。SADR曾經獲得八十多個國家的外交承認,然而經過長時間國際社會的沒有作為,至少一半以上已改變心意,不是凍結(frozen)、就是暫停(suspend),或是撤銷(withdraw)承認。儘管僅剩下三十八個國家給予SADR外交承認,這個數目是我國現有邦交國的兩倍。

非洲之角的索馬利蘭,過去曾是英國的殖民地,一九六○年獨立時與南部義大利的殖民地合併,成為索馬利亞(Somalia)。一九九一年索馬利亞內戰期間,形成無政府狀態的軍閥部落割據,索馬利蘭趁勢宣布獨立,至今已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索馬利蘭的固定多黨民主選舉及社會安定,相較於海盜橫行、伊斯蘭恐怖攻擊頻繁、缺乏中央有效治理的索馬利亞,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然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認索馬利蘭,寧可選擇混亂的索馬利亞。索馬利蘭在華府、南非、衣索比亞、瑞典、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設有代表處,但並沒有正式外交官的待遇。全世界也僅有鄰國衣索比亞在索馬利蘭設有一個領事館,而衣索比亞在索馬利亞則是有大使館,顯然並沒有承認索馬利蘭為主權國家。

若中華民國的所有邦交國全部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很有可能成為索馬利蘭的狀況,儘管沒有邦交國,但仍然可以享有民主的政治體制及實質的獨立。然而,若是想要用台灣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對岸很可能會採取行動,我們未來是否如Polisario在鄰近的日本或是夏威夷有一個流亡政府?Polisario的對手不過是一個中型國家的摩洛哥,因此還有一些非洲國家及同樣是使用西班牙語的拉丁美洲國家願意給予其正式的外交承認。如果面對的是超級強權的中國時,有多少國家想會與一個流亡的台灣共和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

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非洲另外一個獨立建國的經驗,就是奈及利亞東南部的伊波(Ibo)地區,在一九六七年時宣布脫離奈及利亞聯邦,另外建立比弗拉(Biafra)。儘管在比弗拉戰爭(Biafra War)中,有四個非洲國家(坦尚尼亞、加彭、象牙海岸、尚比亞)給予比弗拉外交承認,另外法國及葡萄牙也提供其武器對抗奈及利亞,兩個少數白人執政的國家(南非及羅德西亞)不僅提供武器,甚至還派傭兵協助,但最終它還是不敵奈及利亞。即使受到聯邦政府軍優勢的壓迫及圍剿,伊波族仍然英勇奮戰,因為擔心會遭到種族滅絕的命運,而不肯投降,造成上百萬人的死亡,大部分是因飢餓而死,成為陪葬祭品。最終,比亞弗拉在一九七○年一月宣布無條件投降,結束這場非洲有史以來最殘酷的內戰。

我們要選擇索馬利蘭還是西撒哈拉?若是台灣認為可以宣布獨立建國,我們是否會重蹈比弗拉的悲劇?沒有邦交國,並不是最悲慘的事。最可悲的情況是以為選擇獨立建國就能夠有所改變,而將自己帶到一個流亡政府的命運,甚至是比弗拉的悲壯經歷,而這決定權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