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

地鐵股息+貴印花稅 政府不應收

<轉載自2018530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IBCE)聯席主任及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稅局早前公布17/18財政年度的稅收情況,整體稅收為3,286億元,較上年度增加約384億元,增幅達13%,當中主要來自印花稅,收入增加近五成半,佔整體三成。

上年度薪俸稅、物業稅、印花稅、博彩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收創新高,其中印花稅收入為952億元,較16/17年度急增54%,亦較估算大幅上升,為多個稅項中增幅最強。

政府印花稅大收,而印花稅的來源主要是來自物業及證券的買賣。當近年樓市興旺,政府印花稅當然大收旺場,但其實這是大有問題的。

印花稅率不變 樓價飈政府大收

因為印花稅大收的背後,是樓價處於歷史高位,令很多人望樓興歎。

政府亦在回歸後20年才有一個土地發展小組,較有系統的發現香港原來嚴重缺乏土地。這小組不是受薪的組織,但奇怪的是,20多年來,納稅人付了那麼多的稅款予發展局、運房局,為甚麼不早些發現?為甚麼不早些找顧問公司研究一下?

樓價上升,政府沒有同時間調整印花稅的稅率。本來沒有物業的一群,仍然是以舊的稅率來付印花稅,但此稅率其實是相當過時的。

如一個600萬入門級的住宅,已經要付18萬元的印花稅,當然是不合理,原因是住宅的天價是政府造成的,但稅率卻多年不變,令我想起近日有中學生發現性教育指引中提及ICQ一樣,後者只是令人一笑,但前者卻令很多市民受苦。

訂鐵路政策兼營運 涉角色衝突

政府根本是在對小市民上下其手,因為她沒有長遠、前瞻性的土地供應計劃,製造了樓價高企的問題,卻又在印花稅中榨乾市民的口袋。

認識一些朋友,真的有置業需要,他月入5萬元,根據稅局的資料,是全香港收入最高的20%,數月前他購入了一個500多萬元的住宅,現時已超過600萬元,他平日沒有太大的花費,儲蓄了一筆錢夠付首期,裝修是簡單的一些,想不到的是印花稅要付上接近20萬元。

政府去年的財政盈餘達1,489億元,大家或樂見財政司司長宣布各項寬免、派錢等措施,但其實內裏反映了政府長期的理財不善,即收入太依賴賣地及土地而來的收入,如印花稅。這印花稅雖然限制了非本地人士及已持有物業的人士購買住宅,但效力卻漸失。

另一項不義之財,是政府向港鐵收取的股息。雖然它表面上是股息,而收股息也是天經地義,但政府的公共交通政策向來是鐵路主導,令絕大多數的市民要乘搭港鐵,如是者,政府既制定政策也同時經營業務,絕對有角色衝突,變相令市民某程度上「被強迫」乘港鐵,而港鐵有了大量由政策而來的乘客,當然增加了收入,政府亦收了股息。

藉詞不干預可加可減 卻可得益

近年港鐵的可加可減機制為人詬病,一是說機制,另一是說政府口口聲聲不干預上市公司的運作,但原來她是大股東,是機制的制定者,左推右又右推左,觀感不佳,市民負擔昂貴的交通費用,原來政府從中收取了不義之財。我相信政府是知道當中的底蘊,否則不會推出每月上限是300元的交通津貼。

向初次置業的市民收取高昂而過時的印花稅,付者辛酸,收者不義,是不義之財,而按乘客每程平均車資9.06元計,政府以鐵路主導運輸政策,而同時向每程乘客收取約港幣3.6元的交通稅,(2016年政府由港鐵收取了約67億元的股息,本地乘客為18.8億人次),同樣是不義之財。

兩項不義之財,一個關乎房屋,一個關乎運輸,佔了衣食住行的一半,實在是說不過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