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商界企硬政府無能 工時規管回到原點


<轉載自2018531 明報 社評>

勞工顧問委員會決定擱置合約工時方案,政府計劃2020年前為11個行業推出工時指引,約於2023年檢討成效,再探討工時政策方向。2013年,上屆政府成立標準工時委員會,研究標準工時立法,擾攘5年,當局在規管僱員超時工作方面回到原點,觀乎5年後才檢討行業工時指引,現屆政府顯然無意在僱員工時議題上有重大舉措。上屆政府把標準工時立法的燙手山芋交給現屆政府,現屆政府或又將之「交波」予下屆政府,拖拉態度難以接受。勞資雙方就工時縮窄分歧從來不是易事,政府責無旁貸,必須拿出政治決心處理。

經濟強勁社會停滯 躁動不安警號響起

根據統計處資料,2016年全港343萬僱員工時中位數為44小時,近半每周工作4049小時,每周工作60小時以上的打工仔有38萬人,佔整體11.1%。低收入僱員「有開工無收工」、「有超時無補水」比比皆是。目前全球逾80個國家有法例規管工時,日本、韓國、內地、美國及加拿大每周標準工時為40小時,香港就規管僱員工時遠遠落後於其他經濟體。

政府提倡的取消強積金對冲方案,法例生效後12年內,以遞減形式補助企業,涉及金額高達172億元,惟商界仍然抗拒,有商界人士甚至要求政府永遠「包底」。商界眼中,標準工時立法對營商環境的影響,更甚於最低工資和取消強積金對冲,當然盯得更緊。

去年6月,政府接納標準工時委員會建議,僱主聘用月入不逾1.1萬元基層僱員時,雙方要簽訂書面僱傭合約,列明工時及超時補水安排,是否就標準工時立法,則留待兩年後再「研究」。資方反對以立法形式訂立標準工時,勞方質疑政府偏幫僱主,杯葛會議,最終方案明顯向商界傾斜,勞工界因此強烈反對合約工時。政府以勞方取態及社會未有共識為由,決定擱置推行合約工時,並計劃訂立11行業工時指引。

政府的如意算盤是通過發布行業工時資訊,令訂立過長工時的僱主面對市場壓力,惟行業工時指引無法律效力,有如「無牙老虎」,只能訴諸僱主的善意。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坦言指引「無牙」,卻也並非無作用,只是未到立法水平,云云。行業工時指引與打工仔期望存在頗大落差,難怪勞工界批評政府逃避責任,迴避標準工時立法。

本港去年經濟增長3.8%,今年第一季經濟增長4.7%,以成熟經濟體而言相對較高。目前香港人均GDP46,000美元,可是僱員權益保障,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香港打工仔分享到的經濟成果,與付出的血汗不成正比,近年社會躁動不安,也就不難理解。根據社聯2016年整體社會發展指數,較2014年倒退1點,是該指數18年來首度在經濟發展強勁下錄得社會發展停滯,社聯認為是警號。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18年世界競爭力年報》,評估全球63個經濟體,香港由過去兩年排首名,今年跌至第二,被美國超前。細閱報告內容,會發覺香港失落桂冠以外更值得注視的深層次問題。香港在「政府管治效率」及「營商效率」連續4年排名居首,當中多個細項指標,如「公共財政」、「財政」等名列前茅,但在「社會結構」僅排名第23,「堅尼系數」位居全球第51,「社會凝聚力」指標則排第38。今年3月公布的聯合國《全球幸福指數報告》涉及117個國家或地區,香港排名第76,較去年下跌5名,排名較諸巴基斯坦、菲律賓還要低。可見香港GDP等經濟數據強勢,不見得市民就會幸福。

政府作為公共利益捍衛者,有責任帶頭縮窄勞資差距,推進工時立法。其他地方立法規管工時,相信也要克服不少困難,為何它們做得到,香港卻做不到,政府須反思。最低工資立法或許值得現屆政府借鑑。200610月,時任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宣布在保安及清潔行業推行「工資保障運動」,翌年宣布一年後檢討成效。200810月,曾蔭權在施政報告宣布完成檢討,認為運動「成效不彰」,決定推行涵蓋全港僱員的法定最低工資,3年後最低工資正式生效。如果當時政府虛與委蛇,再搞個3個月或半年諮詢「凝聚共識」,最低工資立法進程將再拖延。最低工資落實後,失業率不升反跌,說明商界中人危言聳聽。

政府捍衛公共利益 須顯示領導者素質

特首林鄭月娥參選政綱未有提出就標準工時立法,當時她解釋是經過數年討論未能獲得共識,並關注本港勞動力持續下降,人力供應需要有靈活性,云云。領導者的重要素質是將危機轉化為機遇,勞動力下降正好扭轉勞動力市場商界佔上風的現狀,為立法規管工時創造有利條件。

Working hours regulation: things have come full circle

THE LABOUR ADVISORY BOARD has decided to shelve the contractual working hours proposal. In its stead, the government is planning to issue guidelines on working hours for 11 industries before 2020 and review their effectiveness around 2023, after which the government will study its working hours policy direction. In 2013, the then government set up the Standard Working Hours Committee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introducing legislation on standard working hours. After all the hubbub over the last five years, the authorities are now back where they were in this matter. Given the fact that the guidelines on working hours for the 11 industries will only be reviewed 5 years later, it is obvious that the current government does not intend to make any major move concerning employees' working hours. It is never easy to narr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orkers and management on working hours, but the government, being duty-bound, must have the political will to tackle the issue.

According to the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in 2016, the median number of working hours of 3.43 million Hong Kong employees was 44. Half of the employees worked 40 to 49 hours a week, and 380,000 employees (11.1% of all employees) worked more than 60 hours a week. Currently over 80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laws to regulate working hours. In Japan, South Korea, mainland China, USA and Canada, the standard working hours are 40 hours a week. Hong Kong lags far behind other economies in terms of regulating employees' working hours.

Last June, the government accepted a proposal put forward by the Standard Working Hours Committee which required employers who employ grassroots workers at a monthly wage of not exceeding $11,000 to sign a written employment contract with the workers stating clearly the number of working hours and the arrangements for overtime payment. The committee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tudy" two years later whether to legislate on standard working hours. Employers oppose any form of legislation on standard working hours while labour groups accuse the government of being biased in favour of the employers. The government decided to shelve the plan on contractual working hours on the grounds that it was opposed by labour groups and there was a lack of consensus in society. Instead, it plans to issue guidelines on working hours for 11 industries.

The government's wishful thinking is to subject employers for whom their workers work long hours to market pressure by publicising working hours information of specific industries. However, the working hours guidelines for these industries are "toothless tigers" since they are not legally binding, and it will depend on the employers' good will whether the guidelines will be implemented.

Last year Hong Kong's economy grew by 3.8% and the GDP per capita was over US$46,000. Howev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employees lags far behind other developed regions. The fruit of economic growth shared by Hong Kong's working class is not commensurate with the sweat that they shed. It is therefore not hard to understand why society has been so restless in recent years.

As the defender of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government has a duty to narrow management-labour gap and to promote legislation of working hours. We believe that when other countries tried to enact laws to regulate working hours, they had to overcome a lot of difficulties too.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flect on why other countries managed to do it while Hong Kong failed.

Legislation of standard working hours was not in the election platform of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 She explained back then that society had failed to reach a consensus after a few years of discussion. She was also concerned that the workforce continued to shrink and thought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ensure flexibility in labour supply, etc. An important quality of a leader is to be able to turn crises into opportunities. The shrinkage of the workforce has created favourable conditions for legislation to regulate working hours since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business sector had the upper hand in the labour market are now being reversed.

商界企硬政府無能 工時規管回到原點

勞工顧問委員會決定擱置合約工時方案,政府計劃2020年前為11個行業推出工時指引,約於2023年檢討成效,再探討工時政策方向。2013年,上屆政府成立標準工時委員會,研究標準工時立法,擾攘5年,當局在規管僱員超時工作方面回到原點,觀乎5年後才檢討行業工時指引,現屆政府顯然無意在僱員工時議題上有重大舉措。勞資雙方就工時縮窄分歧從來不是易事,政府責無旁貸,必須拿出政治決心處理。

根據統計處資料,2016年全港343萬僱員工時中位數為44小時,近半每周工作4049小時,每周工作60小時以上的打工仔有38萬人,佔整體11.1%。目前全球逾80個國家有法例規管工時,日本、韓國、內地、美國及加拿大每周標準工時為40小時,香港就規管僱員工時遠遠落後於其他經濟體。

去年6月,政府接納標準工時委員會建議,僱主聘用月入不逾1.1萬元基層僱員時,雙方要簽訂書面僱傭合約,列明工時及超時補水安排,是否就標準工時立法,則留待兩年後再「研究」。資方反對以立法形式訂立標準工時,勞方質疑政府偏幫僱主。政府以勞方取態及社會未有共識為由,決定擱置推行合約工時,並計劃訂立11行業工時指引。

政府的如意算盤是通過發布行業工時資訊,令訂立過長工時的僱主面對市場壓力,惟行業工時指引無法律效力,有如「無牙老虎」,只能訴諸僱主的善意。

本港去年經濟增長3.8%,人均GDP46,000美元,可是僱員權益保障,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香港打工仔分享到的經濟成果,與付出的血汗不成正比,近年社會躁動不安,也就不難理解。

政府作為公共利益捍衛者,有責任帶頭縮窄勞資差距,推進工時立法。其他地方立法規管工時,相信也要克服不少困難,為何它們做得到,香港卻做不到,政府須反思。
特首林鄭月娥參選政綱未有提出就標準工時立法,當時她解釋是經過數年討論未能獲得共識,並關注本港勞動力持續下降,人力供應需要有靈活性,云云。領導者的重要素質是將危機轉化為機遇,勞動力下降正好扭轉勞動力市場商界佔上風的現狀,為立法規管工時創造有利條件。

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

東沙南沙開放軍屬探親

<轉載自201853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繼美國兩艘軍艦上周闖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後,南海近日又風雲再起。台灣海巡署昨日稱,預計在中秋節前開放第一批東、南沙駐軍親屬登島探親,以此鼓舞戍邊官兵士氣。菲律賓一名高官透露,在南海已劃設了不准開採和興建設施的紅線,否則就會宣戰。

台灣國防部去年已經批准讓東、南沙駐軍眷屬可登島探親。中央社報道,台海巡署副署長龔光宇29日表示,預計在中秋節前開放第一批東、南沙駐軍親屬登島探親,親屬要在一個月前提出申請。

台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民進黨召委王定宇表示,希望利用空軍排定要訓練的C-130運輸機航次,載運軍屬前往東、南沙。

菲律賓則展現出在南海問題上的強硬立場。美國之音報道,菲外長卡亞塔諾周一表示,馬尼拉已向北京劃設兩道紅線,即中國不能在黃岩島上修建設施,以及中國或其他國家不能在西菲律賓海單獨開發石油或其他資源,否則菲會向這些國家宣戰。

菲律賓:中方黃岩島建設施就宣戰

另據《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澳自由黨籍參議員、前軍方高官莫蘭(Jim Molan)稱,(西方)爭奪控制南海的鬥爭已經輸了,除全面戰爭,沒有什麼能夠把中國軍隊從被他們加強軍事部署的島嶼逐出。


















台灣預計在中秋節前,開放第一批東、南沙駐軍親屬登島探親。圖為524日,台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委員,前往東沙島考察島上防務並上香祈福。

百姓論壇 陸官員到台遭拒


<轉載自201853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蔡政府為反制大陸外交施壓,決定嚴審大陸官員到台,已開出第一槍。在第10屆海峽百姓論壇舉行前數日,台灣百姓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吳榮元受訪證實,論壇每年在兩岸輪流舉辦,今年輪到台灣,但很遺憾,今年10位大陸公務團人員到台申請,全被移民署拒絕,其中包括大陸全國台聯副會長紀斌。

統戰嫌疑 陸委會不放行

據了解,移民署每周二的聯審會近期氣氛很不同,儘管與會教育部、經濟部等單位多半未表意見,但陸委會代表認為,交流團行程具「統戰」嫌疑,最後聯審決議不許可。

10屆海峽百姓論壇62日在新竹舉辦,吳榮元指出,論壇從2008年前後台灣赴陸尋根風潮凝聚後開始,由雙方姓氏源流研究會合辦,主題是「兩岸同根,閩台一家」,展現兩岸中華文化傳承、慎終追遠之意。

改由民間人士 代表出席

吳榮元說,本屆論壇亮點在介紹歷史上較著名的族規家訓,如朱熹朱子家訓、鄭成功的鄭家家訓等,體會弘揚其中的中華文化精髓,也剛好反擊最近「去中國化」的作為。

他說,「台灣若去中國化,台灣人的精神文明將空洞化、虛無化,這很危險!」

吳榮元遺憾表示,今年包括台聯、中華海外聯誼會、中華文化學院等大陸主辦方指導單位10名公務人員,申請2個多月後,上周被移民署告知「全員被拒」。

只有民間的福建姓氏源流研究會、宗親人員用自由行到台,屆時將由他們代表陸方出席。

吳榮元說,前年在新北舉辦時,就有高層級大陸官員「被卡」,今年則一律不准,兩岸交流「不是用政策壓得了的,硬壓只能迎來民意反彈。」

切斷文化臍帶 民意反彈

對此,台灣兩岸關係發展促進會總會長鄭昭明說,台灣多是從福建遷移到台的人,兩岸血緣、族群、文化根本扯不上政治,如今蔡政府認為籌辦海峽百姓論壇是大陸統戰,完全是把政治與文化混在一起,要將兩岸文化從中切斷,在他看來實在非常心痛。

吳榮元強調,不會因大陸官員到台「被卡」就不辦活動,今年無論政府是否阻擋,兩岸民間姓氏宗親活動都會一直辦下去。」

蔡政府嚴審陸團做法引旅行業者不滿,台灣品牌旅遊文創協會理事長張玉成直言,這不啻是自絕於外,因參訪團是兩岸官員及菁英人士交流最佳平台,台灣旅遊市場要靠交流,引領介紹推廣台灣旅遊文化,劃地自限或高門檻只會讓台灣的路愈走愈窄。

18邦交國 多個高危

<轉載自201853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在兩年內失去4個邦交國,現時友邦僅剩18個,包括亞太地區的基里巴斯、馬紹爾群島、瑙魯、帕勞、所羅門群島、圖瓦盧;歐洲的梵蒂岡;非洲的伊斯瓦蒂尼;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伯利茲、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聖盧西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其中多個傳出斷交危機。

本月初多米尼加棄台投陸後,《中國時報》引述外交人士指出,去年聯合國大會危地馬拉與多米尼加均未對友邦聯署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活動致函或發言,危國近年又不斷向北京釋出加強經貿合作的信息。

民視引述台國安高層稱,海地、洪都拉斯、梵蒂岡、布基納法索邦交不穩,結果布基納法索上周亦與台斷交。

搶救外交 台高規格接待海地總統 簽聯合公報 合作基建經濟

<轉載自201853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面對大陸強勢挖角,台灣在一個月內接連折損多米尼加和布基納法索兩個邦交國,也使傳出與台邦交不穩的加勒比海島國海地總統莫伊茲(Jovenel Moise)昨日的訪台行程倍受關注。台灣總統蔡英文昨以隆重軍禮歡迎莫伊茲一行,兩人舉行雙邊會談後簽署聯合公報。而被指高危的邦交國首腦,也將於近期訪台。

與多米尼加接壤的海地同樣地處美國「後院」,近年與中國大陸經貿發展迅速而被指有機會棄台投陸。《邁阿密先鋒報》日前引述莫伊茲的幕僚表示,現在海地已不需要傳統援助或慈善基金,而是需要願意投資發展海地的對象;報道還指出,莫伊茲訪台,可能就是要和台灣談條件。《自由時報》稱,除莫伊茲外,危地馬拉前總統、中美洲統合體(SICA)秘書長席瑞索(Vinicio Cerezo)近日也將訪台,至於被大陸點名邀訪的伊斯瓦蒂尼王國國王姆斯瓦蒂三世(King Mswati )下月會到訪台灣,外界認為蔡英文政府正在搶救外交。

莫伊茲參觀發電廠農場

中央社報道,昨日上午蔡英文在總統府前廣場為首次以元首身分訪台的莫伊茲舉行歡迎儀式,中午以國宴款待賓客,她並向莫伊茲頒贈最高等級的「採玉大勳章」,莫伊茲亦授予蔡「國家懋績大十字金質勳章」。莫伊茲還將參觀發電廠、工業園、農場等,並出席「台商赴海地投資」說明會,周五(61)離台。莫伊茲對蔡英文說,「今天在你面前的是一位誠摯的朋友」,非常期待希望雙邊合作,尤其在農業、觀光、教育、交通、基建、衛生、能源、都市計劃等領域合作,今次訪台是要跟蔡討論未來兩國發展合作的具體計劃。在午宴上,他又當面向蔡英文提到,非常期望在近期內能在海地見到台灣在雙邊合作上能有非常有用、非常大型的合作計劃。

蔡英文表示,兩國有62年邦誼,是互相扶持的好友,海地長期支持台灣各項國際參與,期待這次訪問能進一步深化兩國互惠互助合作伙伴關係,讓雙方追求永續發展過程,成為彼此後盾。

台官方稱非臨時安排

聯合公報稱,兩國元首達成共識,建立新伙伴關係及新聯盟,同意成立高階工作小組,在納入台灣及海地公私伙伴關係資源下,在60天內共同規劃海地經濟發展、基礎建設及吸引投資等領域的架構及新合作條件。莫伊茲承諾致力強化兩國友誼及休戚與共的情誼,重申支持中華民國(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國際民航組織等國際組織活動。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昨在記者會上表示,與海地邦交穩定,莫伊茲訪台是長時間的安排,「不是臨時性的安排」,有關協助海地電網的部分,李憲章說,海地總統的施政工作要項之一是希望改善海地民眾的供電需求;但具體的協助方式仍須進一步與海地政府討論。

反駁「金錢外交」 大陸批自欺欺人

針對台灣總統蔡英文日前發表台灣不會與中國大陸作「金錢外交」競逐的言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駁斥稱,台灣當局所謂中國大陸展開「金錢外交」的說法毫無根據、純屬污衊。中國政府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絕不可能拿一個中國原則來做交易。任何有國際視野和常識的人都清楚這一點。「我們奉勸個別仍在坐井觀天的人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捍衞粵語 勿陷反對派分化圈套

<轉載自2018530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新銳新論 撰文: 黃楚峰 新民黨執行委員>

香港社會兩極化是事出有因的,社會根本上有一班人不斷找機會去分化社會和製造矛盾,從而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最近突然「有人」發現教育局於2013年上載了一篇題為《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內容指香港人的母語非粵語,而母語是漢語。反對派如獲至寶,馬上大肆宣傳,挑動社會爭議。

無風起浪 反對派文革式伎倆

筆者很同意特首的說法,整件事情無論從多方面去看,也是十分無聊的。首先,事緣的那篇文章只是政府網頁上眾多文章中的一篇,只代表作者個人的意見,沒有任何迹象證明文章的內容代表政府的立場。而且那是早在5年前的文章,何以突然被拿出來去無風起浪?反對派更上綱上綫地質問政府官員,要求他們否定文章的說法,好像否則就是背叛香港人,要毁滅粵語。

這些文革式的手法其實是反對派常用的伎倆。在2012年時他們就用一個私人出版社的一本教科書的一段內容,去發酵出一個反對國民教育的運動。

往後,他們「食過返尋味」,在2015年引用一個剛退休並打算私人開業的前政府工程師的個人提議,認為港島的電車已不合時宜應該拆除。反對派因此竟然為此組織了一個遊行,為年底的區議會選舉造勢。

反對派近年的政治信息主要圍繞內地與香港的關係,引伸出所謂的本土議題。可是自從張德江委員長在2016年以「月是故鄉明,鄉土情懷人皆有之」點破了某些人「名為本土實則分離」的本質後,逼得那些為數不多的港獨分子現形。餘下的反對派惟有從施故技,搬出粵語來試圖說他們正被國家的普通話迫害。

其實中國有七大方言:北方官話、吳語、贛語、客家話、湘語、閩語、粵語,每個方言都有數以千萬或過億的人在使用。由於這些方言大多不相通,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讓國人能更容易溝通而推廣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方言的普通話。

數十年後的今天,這七大方言還在各地廣泛使用,並沒有因為普通話而式微。

標榜母語是粵語 顯盲目排外

最近一期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就專題報道了中央政府近年大力推廣和保育各個漢語方言及其他少數民族的語言。因此,反對派常常掛在嘴邊的中央政府要求特區政府取代粵語的陰謀是不存在的。

香港從來也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國際大都會。不單止上一輩很多來自不同省市的港人的母語不是粵語,連土生土長的港人也有很多在家中使用的母語可能是英語,巴基斯坦語或泰語等等。

反對派大力標榜香港人的母語是粵語,其潛台詞豈不是說這些不說粵語的就不是香港人?這樣盲目排外的信息完全違背我們的核心價值,更不符合反對派天天說的普世價值及國際人權公約。

我們是時候停止對反對派似是而非的謬論聞歌起舞,不要再在社交媒體上表態自己的母語是粵語,更不要再落入分化香港的圈套。

地鐵股息+貴印花稅 政府不應收

<轉載自2018530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IBCE)聯席主任及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稅局早前公布17/18財政年度的稅收情況,整體稅收為3,286億元,較上年度增加約384億元,增幅達13%,當中主要來自印花稅,收入增加近五成半,佔整體三成。

上年度薪俸稅、物業稅、印花稅、博彩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收創新高,其中印花稅收入為952億元,較16/17年度急增54%,亦較估算大幅上升,為多個稅項中增幅最強。

政府印花稅大收,而印花稅的來源主要是來自物業及證券的買賣。當近年樓市興旺,政府印花稅當然大收旺場,但其實這是大有問題的。

印花稅率不變 樓價飈政府大收

因為印花稅大收的背後,是樓價處於歷史高位,令很多人望樓興歎。

政府亦在回歸後20年才有一個土地發展小組,較有系統的發現香港原來嚴重缺乏土地。這小組不是受薪的組織,但奇怪的是,20多年來,納稅人付了那麼多的稅款予發展局、運房局,為甚麼不早些發現?為甚麼不早些找顧問公司研究一下?

樓價上升,政府沒有同時間調整印花稅的稅率。本來沒有物業的一群,仍然是以舊的稅率來付印花稅,但此稅率其實是相當過時的。

如一個600萬入門級的住宅,已經要付18萬元的印花稅,當然是不合理,原因是住宅的天價是政府造成的,但稅率卻多年不變,令我想起近日有中學生發現性教育指引中提及ICQ一樣,後者只是令人一笑,但前者卻令很多市民受苦。

訂鐵路政策兼營運 涉角色衝突

政府根本是在對小市民上下其手,因為她沒有長遠、前瞻性的土地供應計劃,製造了樓價高企的問題,卻又在印花稅中榨乾市民的口袋。

認識一些朋友,真的有置業需要,他月入5萬元,根據稅局的資料,是全香港收入最高的20%,數月前他購入了一個500多萬元的住宅,現時已超過600萬元,他平日沒有太大的花費,儲蓄了一筆錢夠付首期,裝修是簡單的一些,想不到的是印花稅要付上接近20萬元。

政府去年的財政盈餘達1,489億元,大家或樂見財政司司長宣布各項寬免、派錢等措施,但其實內裏反映了政府長期的理財不善,即收入太依賴賣地及土地而來的收入,如印花稅。這印花稅雖然限制了非本地人士及已持有物業的人士購買住宅,但效力卻漸失。

另一項不義之財,是政府向港鐵收取的股息。雖然它表面上是股息,而收股息也是天經地義,但政府的公共交通政策向來是鐵路主導,令絕大多數的市民要乘搭港鐵,如是者,政府既制定政策也同時經營業務,絕對有角色衝突,變相令市民某程度上「被強迫」乘港鐵,而港鐵有了大量由政策而來的乘客,當然增加了收入,政府亦收了股息。

藉詞不干預可加可減 卻可得益

近年港鐵的可加可減機制為人詬病,一是說機制,另一是說政府口口聲聲不干預上市公司的運作,但原來她是大股東,是機制的制定者,左推右又右推左,觀感不佳,市民負擔昂貴的交通費用,原來政府從中收取了不義之財。我相信政府是知道當中的底蘊,否則不會推出每月上限是300元的交通津貼。

向初次置業的市民收取高昂而過時的印花稅,付者辛酸,收者不義,是不義之財,而按乘客每程平均車資9.06元計,政府以鐵路主導運輸政策,而同時向每程乘客收取約港幣3.6元的交通稅,(2016年政府由港鐵收取了約67億元的股息,本地乘客為18.8億人次),同樣是不義之財。

兩項不義之財,一個關乎房屋,一個關乎運輸,佔了衣食住行的一半,實在是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