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被忽略的基層知識員工

<轉載自201795 明報 觀點版 撰文:王慧麟 時事評論員>
自從上次提到大學講師的薪酬及人事待遇之後,好些朋友在臉書(facebook)提出一些疑問。有好奇者問,大學現在是怎樣「善待」講師職級的員工?當然,亦有網民認為,大學的講師之所以「流浪」,純因競爭力低,該認輸就認輸,早該轉行云云。
先拆解現在講師的待遇。由於大學是所謂「院校自主」,各校講師之薪酬福利各有不同。大家要先理解現時大學的定位及發展方向。政府資助的8間大學,極大部分以研究為主。因為研究有成,全球大學排名就會上升,大學領導層、政府及家長都開心。這是三贏。必須強調,香港的大學在全球排名之高低,與教學好壞沒有必然關係,大部分只能反映該大學的研究成果而已。
教授拼排名 講師成生力軍
由於教授工作的目的是做研究拼排名,大部分本科教學就由講師分擔。但資源所限,若學院有經費,都會先聘請有研究力的教授,本科教育就「睇餸食飯」,講師就成為了本科教育的生力軍。院校如何「善待」講師,可謂各師各法。
例子一:有學院的教授取得了大型研究項目,當中需要離開香港9個月至一年。一般研究項目會預留經費,讓學院可以全職聘請一名講師「頂住」他的職務,任教他原本該教的科目。這類講師,一般講明,最多可能9個月,之後請另謀高就。
例子二:有學院需要負擔一些供全校本科生就讀的科目。由於全球大學的趨勢(多抄自「美帝」),是鼓勵本科生第一、第二年選修不同學院的科目,讓大學生的視野不會局限於自身的主修科目。於是,很多學院就需要開辦這類入門科目,供全校學生修讀。由於這些科目比較入門,而且亦有大量學生修讀,不少學院為免浪費教授級學者拼排名的時間,往往就聘請講師「頂住」。一般而言,這類講師會有較長的合約,但因為主力教書及處理學生及行政等事務,加上大班教學,基本盤是「前三、後三」,即每個學期3科、每班過百人。於是,講師就成了教匠,每年12月或5月,有的一次批改近千份考卷,做到氣咳。但因為他們往往可以有較長年期的合約,已是較為幸運的一群。
例子三:有學院開辦修讀式碩士課程,由於學費很貴(基本是10多萬元一年),單是學費收入,在與大學中央行政部門分攤之後,就有比較充裕的資源,聘請老師做課程主任兼教學,並由他們協助外聘兼職講師來任教,以慳成本。於是,「流浪老師」就出現了。部分雖是名義上冠上「講師」,但實際上學院亦容許他們兼教其他大學。於是,就出現了有老師周一在沙田、周三在西貢以及周五在九龍塘上課的情况。
薪資方面,以例子三為例,以市場平均最低一小時1000元為例。1000元,表面好像不錯,但以一個課程39小時包備課、上課、改卷為例,即一個學期,4個月約有4萬元。假設一名「流浪老師」任教3個課程,表面上每月有約3萬元,好像不錯。
大學教育商品化的犧牲品
但苦况有三。其一,香港大部分大學,沒有開設暑期班,換言之,「流浪老師」實際上只是工作89個月。其二,有部分院校仍堅持付月薪,而非課程後一筆過付薪,於是老師需要每月繳交強積金,變相減薪。而且,由於以前試過有老師在沒有改卷呈上分數後「走佬」,部分院校更要求,所有「流浪老師」必須改好卷交齊分數以及經過部門確認之後才「畀錢」,所以如果以月薪出糧的老師,尾期可能要等兩個多月。其三,他們沒有其他如醫療等福利,需要自己「搞掂」。在七除八扣下,一個「流浪老師」,若以平均一小時1000元計算,每學期3科,一年總共教6科,年薪24萬多,其實每月平均2萬多元而已。當然,看官大可風涼地說:「你哋咪一個星期教多幾科囉?使死咩。」但是,大學學科分工仔細,難道一個明清史博士,轉頭去教西方社會學嗎?而全港又有幾多所大學會聘請老師教明清史呢?
有人會說:「唓!係呢班講師水平低沒有競爭力啫!」這個涼薄批評的背後,就是無視一個現實:他們是在一個大學教育商品化下的犧牲品,是不合理的教學環境下被聘用的一群。不少院校長期以來,利用短期合約、低時薪、高工時來聘用講師來處理長期教學的需要,本身就是不合理。但由於現時制度上容許院校以此方式處理長期教學需要,於是就不斷剝削講師的待遇,以應付需求。不要忘記,絕大部分的講師,都是青年學者,均持有博士學位,有的更是美英以至中國大陸名校的博士。但他們為了飯碗,就要一直忍受這些苛刻條件,工作下去。
盼喚起社會關注苦况

所以,早前筆者提出的,在教育新資源之中撥出2億元,約400個長期職位給予院校聘請講師,都只是杯水車薪;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穩住青年學者飯碗的小恩小惠之舉。當然,筆者人微言輕,相信講完都會被扔入政策黑洞裏,或被政府以「院校自主」為由推塘之。不過,筆者至少希望可以藉此喚起社會大眾關注大學講師的苦况,不要被一些世界排名之光環所吸引,而無視大學基層學術員工的待遇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