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讀北京對台政策 不要忽略其持續性與穩定性

<轉載自201517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邵宗海 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2014年,給兩岸帶來比較波折的衝擊,是大陸覺得台灣的情勢變動較快,所以信息的掌握就顯示急躁。而另方面從台北角度來看北京的對台政策,總是稍微帶有些擔憂:覺得是否隨情勢的變動而有微調。最明顯的兩個例子:一是3月「太陽花學運」,因涉及到兩岸服貿在立法院的停擺,進而波及所有ECFA後續議題的談判,台北就一直有感北京涉台政策可能進行微調;另一則是台灣統派團體9月前往北京,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特別接見,但當強調「一國兩制」用詞之時,台北更是認為對台政策將開始大幅調整。

台灣《聯合報》在201512日的社論〈新年談九二共識的動搖及鞏固與發展〉就突顯了這樣模式的隱憂。社論中曾談到去年2014年,認為兩岸關係的脊樑架構「九二共識」曾經出現動搖。這其中又特別提及在「926日,習近平接見台灣統派團體,宣示『一國兩制』,卻未提『九二共識』;直至119日,習近平見蕭萬長,始又重提『九二共識』。在此期間,『九二共識』在大陸涉台官員的語彙中徹底消失了44天,被視為北京當局在考慮改以『一國兩制』取代『九二共識』」。

首先這個說法在論證上,由於沒有作好全般資訊查證的工作,恐怕會有所誤導。因為如依社論所說:「在此期間(自926日至119日),『九二共識』在大陸涉台官員的語彙中徹底消失了44天」。作者可以立即舉出一例,來說明此說可能尚欠查證的過程。譬如說,習近平在111日前往福建調研,在考察平潭綜合試驗區,並就兩岸關係和兩岸經濟合作發表講話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113日就緊跟隨說明:「希望兩岸雙方和兩岸各界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鞏固基礎」。至於馬口中的「基礎」到底是什麼?在同一場記者會上,他也清清楚楚提到:「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這顯然明確說明:在926日至119日之間,在相關的大陸涉台官員的語彙中,仍然存在有「九二共識」一詞的強調。

政策順序上的差異

另一個則是政策的辨識上,忽略了它常有順序上的差異。北京推動「一國兩制」,固然因為它是鄧小平所創,但根據1993年國台辦發布的「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上說明:兩制並存,「這將是統一後的中國國家體制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創造」,重要的是,它是北京尋求與台北在「統一後」的模式建議;至於「九二共識」,用20086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殊通電話時的表示來說明:是認為可作為兩岸兩會復談的基礎,強調的是:它是兩岸在「統一前」,北京可以接受兩岸兩會恢復接觸的權宜措施。所以,北京推動「一國兩制」,眼在「統一後」的模式;至於北京接受「九二共識」,強調是「統一前」的權宜措施。當兩岸至今都沒有政治性談判的影子,怎麼會聯想到北京已在考慮改以「一國兩制」取代「九二共識」?

其實在研析北京對台政策,不要忽略習近平曾提過的持續性與穩定性,有時可能更需要去謹慎去解讀有些重要用詞,一旦有重複強調或偶而省略,是否一定代表它的政策可能轉向?譬如說,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通過時,因條文中內容沒有提到「一國兩制」一詞,也曾經引發台灣內部的討論,認為北京是在淡化這項政策,卻不知在這個法律條文的前言中,早就強調說:反分裂法是基於「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所以一旦要查驗涉台政策是否會有調整,應先確定它是否已載入中共重要黨的文件裏。當「一國兩制」早就列入中共全代會的政治報告裏,至今也不曾有變動過,已可證明這項政策應該不會調整。同樣道理,當「九二共識」一詞也已列入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裏,也是很難再去論述:這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是「說變就可變」的政策。
再來,習近平自就任中共總書記後,他重要涉台的講話,幾乎都出現在晤見台灣政黨領袖的場合裏。如果習在1年的時間裏,能見台北的政治領袖的次數最多只有34場,那麼在1年中總有23個月的空檔沒能耳聞他的說法,當一旦聽到他久未提起的、或是沒再聽到他的「重要提醒」:譬如「一國兩制」或「九二共識」,真的不能因而就定論他是在強調或是在淡化這項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