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你認識真正的澳門嗎?

<轉載自201516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黃東 澳門軍政評論員>

上個月是澳門回歸15周年,同時也是當地現代史上影響非常深遠的「123事件」48周年。不過澳門特區政府及既得利益者只顧慶回歸歌舞昇平,卻對後者全面滅聲掩蓋真歷史,撫今追昔令人對澳門近半世紀以來政治巨變感覺唏噓,對香港在後雨傘運動的未來感同身受。希望香港新一代年輕人對歷史要有足夠的重視,對近鄰的變化要持續關注與研究,從中汲取更多的經驗教訓,在未來社運中發出更多的光和熱,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政改袋住先 今天澳門明天香港

去年7月筆者接受《明報》訪問時,針對澳門警方在「630事件」即倒陳運動中濫權監控打壓包括本人在內的社運界及傳播界,首次提醒準備佔中的參與者,若不小心監督香港公權力氾濫的趨勢和政制改革,那麼澳門的今天,就是香港的明天。因為當地社會在溫水煮蛙的洗腦伎倆下,在2012年通過了「2+2+100」的袋住先政改方案,仍未意識到澳門的今天,就是中國大陸的昨天。關於濫用公權力問題,持續79天的雨傘運動已不幸言中,政制最終是否會袋住先仍待觀察。筆者「澳門的今天,就是香港的明天」這句話,在太陽花學運中廣泛傳播,演變成要防止「今天香港,明天台灣」的口號。

雨傘運動 兩地同現世代鴻溝

今天窮得只剩下錢的澳門,人均GDP世界第四、亞洲第一,但微笑指數卻全球倒數第二。當地沸騰的民怨,經過今年兩次佔領提督馬路事件、反離補法案的光輝5月運動、民間公投抗爭、連篩選及競選也不用的「特首選舉」,依然未如香港一般爆發。這種超穩定政治結構,更被北京視為「一國兩制成功典範」。澳門約半數以上市民,對「雨傘運動」隔岸觀火,卻人云亦云口誅筆伐,好像絲毫不會對同一政制的缺陷感同身受,從中可發現這是一個動物農莊式畸形社會。不過當地經過「雨傘運動」洗禮同樣被嚴重撕裂,直接或間接參與「雨傘運動」的澳門人,尤其是年輕人,與舊世代同樣形成世代鴻溝。而這一切的政治分水嶺和源頭,正是源自「六七暴動」的蒙者——澳門「123事件」。

這一事件中客觀而論當地左派基本佔據道德高地,是理所當然的受惠者和勝利者,並不像六七暴動一般不得人心,更沒有放置炸彈令自己眾叛親離,其所受到4個月前剛發生的「文革」影響,也未及香港那麼大。

昔北京鬥垮澳葡 港左派取經

19661115日,澳葡貪官拖延批准左派在離島建校,召警打傷拘捕了數十人。事情擾攘到月底仍未解決,左派團體遂發動包括很多沒有政治傾向的社會各界和左派學校中小學生(注意:包括小學生),包圍衝擊澳督府等最重要的幾處政府機構及破壞殖民地地標。

123日中午示威人數達至3萬多,下午警方首先開槍,戒嚴後葡軍出動裝甲車和機槍連日彈壓,不足一周已殺傷220人。事件轟動國際,北京施加強大外交壓力,廣州軍區調動邊防軍、炮兵連及海軍,首次向北約陣營一員展示「炮艇外交」。加上左派和地下黨逐步把鬥爭「文革化」加以配合,里斯本在外部壓力下准許澳督翌年129日向中方遞交「認罪書」,答應中方所有要求並賠款205萬元葡幣。其間,時年15歲的中學生葉國謙、工聯會理事長楊光、《大公報》社長費彝民、副總編輯羅孚等香港左派,在澳門工聯會安排下輪番赴澳聲援取經,並把當地左派鬥爭的成功經驗,應用於幾個月後的「六七暴動」。

事件令中方得到的最大好處,是從此把台灣勢力徹底掃除,問題是在弱勢的澳葡政府管治下,令中方力量失去制衡,成為「半個解放區」。而對今天建制陣營的好處,就是令組織和活動從地下走向合法,幾大傳統社團逐步把天主教勢力擠壓,終於在回歸後一統澳門。1974年葡國「鮮花革命」後,本土軍政力量加快淡出澳門,建制陣營在回歸前夕逐步填補權力空白,完成由惠及市民的反對派角色向影子政府角色轉型。加上當時堅決支持澳葡壓市民的反共大商人,在回歸步伐日近時紛紛「忽然愛國」湧入建制,逐步形成官商一體化政治結構,令今日議會內、社會上都容不下異見人士聲音的政治一元化現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澳門政治力量的失衡始於48年前。當年在野的左派回歸後已雞犬升天,不欲再提這頁多少帶有「文革」烙印的光榮史,且害怕新一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但經過「雨傘運動」洗禮的香港人,卻必須記住這頁歷史,時刻毋忘真普選初衷,記住港澳從來唇齒相依,不能獨善其身。

港澳之別 123事件成分水嶺

透過佔領運動大多數人才發現北京分化瓦解、拉攏統戰、以民鬥民、黑社會也是愛國的鬥爭手段超出預期,卻往往忽略了其柔性的隱形之手有多厲害。澳門建制陣營1949年後逐步建立關顧弱勢的分區民間支援網絡,長期深耕基層的確甚得人心,並且以愛國者自居;以北京指示方式參與權力博弈;以民生包裝隱性長期的統戰謀略,終於結合當時全球反帝反殖的民族主義浪潮,在「123事件」中鬥垮了澳葡政府,一躍成為最重要的政治勢力。再用幾十年成為回歸前深得民心的主要角色,今日仍在吃剩餘的政治老本,這是香港左派不具備的優勢。港澳今日之別,源於「123事件」翻盤成功,「六七暴動」極左路線失敗。

窮得只有錢 將犧牲民主自由

由此亦可見,民生經濟的「袋住先」,可能是以後政改「袋住先」的誘餌。如果凡事像澳門建制派一樣,只片面調眼前經濟利益,洗腦洗得價值觀只剩下錢,那麼澳門窮得只剩下錢的今日,就很可能是香港永久失去民主自由的明日。何去何從,請各位從澳門政經現狀多了解,從「123」歷史中多了解。別再被回歸15年來澳門虛幻的表象所蒙蔽,令自己失去判斷是非方向的能力,結合「雨傘運動」的得失再反思,這才是真正的「再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