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反服貿怕開放 台灣將輸得更多

<轉載自2014331 經濟日報 社評>

逾十萬台灣民眾昨在總統府外反對兩岸服貿協議,反映不少台民存「恐中」心魔,更凸顯台島瀰漫抗拒開放氛圍。台灣經濟在亞洲四小龍敬陪末席,若續怕輸拒開放,前景恐更黯淡。
台跑輸國際賽 現怕輸給大陸人

台灣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行動愈演愈烈,拖拉近兩周未見平息,故因綠營在背後不斷撥火,利用台灣民眾的「恐中」心魔,打擊總統馬英九施政,惟事件更凸顯台島內抗拒開放的氛圍強烈。
不少台灣民眾擔心,兩岸企業和僱員在商場、職場正面交鋒時,台灣恐敗陣,反相信關起門來就可自保。惟這種怕輸的圍城心態,正是讓台灣由昔日的亞洲經濟奇迹,變成今天在亞洲四小龍中包尾的癥結。

台灣經濟在8090年代的輝煌,因在科技等領域手執亞洲、甚至全球牛耳,無懼國際競爭。惟今天台灣的半導體、液晶面板、智能手機等,卻被當年的手下敗將南韓拋離,令台灣面對國際競爭的底氣愈見支絀。
其實不少南韓人對經濟開放亦深存顧慮,惟南韓政府仍力排阻力,先後和美國、歐盟、東盟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南韓具優勢的電子產品,甚至過去弱勢的農產品,可透過更低關稅,在更多市場搶台灣生意。去年南韓外貿有36.1%是和有自貿協定的地區進行,台灣僅得9.3%,反映台灣在國際競賽中嚴重落後。

現在南韓正積極拉攏大陸簽中韓自貿協定,未懼大陸會吞食南韓,反進取攻大陸市場,令南韓更強。不少台灣人卻在「恐中」氛圍下,圖拉倒如自貿協定的服貿、排斥大陸,此勢令台資在大陸的優勢進一步消失。
陳水扁在2000年上台後重政治輕經濟,任內8年台灣在經濟國際化、開拓大陸商機上一事無成;馬英九在2008年上台後,冀用加強兩岸經貿往來,讓台商先佔大陸市場,再以此提升實力衝向國際。台灣在國際競賽已失利,現又因島內反服貿聲音日烈,利用大陸打開出路恐亦被封,台灣經濟自我邊緣化,恐只能白白看着機遇、資金、人才不斷流走。台灣人今天愈怕輸,未來勢輸更多。

香港汲取教訓 敢於開放才會贏
台灣的教訓,港應引以為戒。香港要續保經濟活力,關鍵是打開門戶,既要在國際化續領先,在金融、航運等領域與紐約、倫敦、新加坡等頂級對手競爭,更不應抗拒和內地經濟互動,要利用香港國際化經驗與知識開拓內地市場,加大本港國際競爭的本錢。香港發展絕不能如台灣般愈走愈窄,否則怎向下一代交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