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原來青年不想安居只想置業

<轉載自2017125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阮穎嫻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

很多民間與房屋有關的左翼團體都強調市民需要的是安居,不是置業。同時,右翼認為政府的角色是幫助市民有最低水平適切的居所;至於置業是私人領域之事,政府不應涉足。但調查發現,香港青年想要的不是廉租房屋,而是成家時可以立室。

大部分青年滿意與父母同住

在一項有關香港青年住屋的抽樣調查裏(註1),不計很少數已經跟伴侶及伴侶家人同住的人,1834歲青年有超過八成與父母同住,只有7%是獨居或與伴侶一起居住,近乎無人與朋友共居。雖然青年如游蕙禎常說要空間,但原來很多青年都覺得與父母同住無問題,亦不傾向與朋友搬出去共居或分租。與父母同住的人裏,有95%願意繼續與父母同住,只有19%認為與父母同住不方便,30%寧願住其他地方。

與父母同住有很多原因。第一是互相照顧,在家居住的青年有87%認為同住可照顧父母,73%認為父母可照顧他們。第二是家務負擔,83%認為離家居住有太多家務要做,與父母同住這方面可紓緩。第三,節省金錢,74%認為此安排令他們有更多閒置資金消費。這些原因使與父母同住成為互惠互利的選擇。種種局限也令青年與父母同住,70%的青年回答因負擔不起住其他地方而與父母同住,再一次證明租金貴、樓價高是一大問題。60%為孝順;只有16%說父母不批准離家居住。

市場及文化建構居住期望

這樣看來,沒有跟伴侶居住的青年好像大都滿意與父母同住,沒有西方國家青年獨立居住的需求。但這個結果未必完全是個人意志,也可以是社會環境所建構。

第一是文化不同。有85%受訪者認為中華文化較着重保持家庭關係。在一個瑞典與香港的住屋文化比較研究裏,在香港過早搬出去住可以是一種「社會問題」;甚至很傳統的看法是,未婚女生離開父母居住是道德有虧、損害家門聲譽。但瑞典青年太遲離家居住及獨立生活會有朋儕壓力,所以瑞典只有少於三分之一的2427歲青年與父母同住(註2)。在美國或日本等地,考的大學是全國的大學,通常離家很遠,所以升大學就等於獨立生活了。香港是「城邦」(city-state),最遠的大學及工作機會的距離可即日來回,沒有這種必須離家居住的需要,也不成文化了。

第二是樓市及經濟能力建構的結果。因為搬出去住太貴造成限制,所以不如告訴別人自己孝順、想照顧父母,在道德上佔高地。當問到如果離家居住只需用到收入的20%,有56%青年說傾向搬出去住。20162534歲青年主要職業每月入息中位數為1.5萬元,20%收入即是3000元。3000元現在連比較正常的劏房也租不到,難怪很多青年寧願留在家裏。現正動工的青年宿舍預料月租2500元,符合青年需求。這反映居住成本建構了一部分所謂青年住屋的意向。不過,也有30%青年對搬走或不搬走沒有感覺;其餘12%的人,即使只需用到月入20%為居住支出,也不傾向離家。反映除了居住成本外,其他因素也很重要。

青年不想租樓想置業

青年是否滿意一直與父母居住呢?看來又不是,「結婚買樓」的想法原來根深柢固。當問及青年什麼時候會搬離原生家庭,79%青年表示找到伴侶或成家立室時,43%表示有錢時,顯示房屋需要與人生階段有直接關係。問到將來搬出去住的居住模式,大部分都是跟伴侶或伴侶及其家人,只有14%表示將來會跟朋友住。顯示那種「六樓後座」或大學宿舍式的共居根本不是大部分香港青年嚮往的事。

下一個問題是:搬出去住後青年想租還是買?只有15%青年預期離家後會在私人市場租住,並只有17%的青年認為有其他比置業更值得花錢的事。倒轉來說,就是有83%青年認為置業最少跟其他最應該花錢的事一樣值得花錢,錢花在置業很值得。有一個調查訪問了160名本地及中國大陸來港就讀的大學生(註3),有44%表示想置業,40%說可能,只有16%說不會。

由此可見,香港青年都以核心家庭為本位想買樓而已,很少人想成為租客;做租客不如住家裏。除了「靠父幹」買樓外,未買樓前住在家中慳了租金也是重要的家庭內部轉移。

1:調查結果來自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批核的研究(編號:9041696

2Lieberg, M.2000. "Youth housing and exclusion in Sweden."

3Castro Campos, B., Yiu, C. Y., Shen, J., Liao, K. H., & Maing, M.2016. "The anticipated housing pathways to homeownership of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using Policy, 162, 223-24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