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美用經貿排擠中國 損人害己

<轉載自2014124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大國博弈 撰文: 何亞非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前外交部副部長>

美國「轉向」亞洲及其亞洲再平衡戰略的推出,表明亞洲尤其是東亞已經取代歐洲成為美國全球戰略的中心。
對美國亞洲再平衡戰略在軍事層面的意義已經有過充分的討論,而且是普遍關注的重點,但許多人往往忽視了這一戰略的經濟意義和實施再平衡戰略的經濟抓手,那就是美國近年來力推的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TPP)。

美用TPP 整合亞洲地緣經濟
日前,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在北京參加中美商貿聯委會期間與筆者說,這一談判雖然錯過了2013年底完成的目標,但在2014年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較大。當問及日本國內農業等方面的困難時,他表示日本的態度比預想的要積極的多。

TPP是美國於2008年在新加坡、新西蘭、智利和文萊四國「更緊密經濟夥伴協定談判」基礎上提出,並邀請澳洲、秘魯和越南參加,自此開始主導TPP談判。TPP談判後來又吸收馬來西亞、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現在一共12個國家,經濟總量佔全球40%,貿易總量佔三分之一。
TPP現在被捧上了天,稱作是「21世紀的貿易協定」,對勞動條件、政府採購、國有企業、知識產權和環境保護均提出很高要求。用專家的話來說,TPP是國際貿易談判的分水嶺,以前自貿區談判談的都是「邊界開放」問題,也就是關稅減免問題,而現在則是討論邊界內的問題,涉及一國內部「營商模式」等傳統主權範圍內的眾多議題。

盡管目前TPP談判成員對知識產權、國有企業和農產品等仍有很大分歧,如馬來西亞和越南在國有企業,日本在農產品上都有較大困難(日本大米進口關稅逾700%),但美國將TPP作為其整合亞洲地緣經濟的重要一環推動力度極大,談判很有可能在明年內完成。
日本、越南等從地緣政治出發估計會「忍痛割愛」,在關鍵問題上做出讓步。即使從美國國內政治考慮,美國也要在201411月國會中期選舉前結束談判。同時中國已經表示將力爭在2015年完成與東盟等國家的「地區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談判,這對美國也是個壓力。

美國全力推進TPP談判的時間差不多與其轉向亞洲、提出亞洲再平衡戰略同步,從中可以看出其深層次的戰略考慮。當年冷戰期間美蘇競爭主要集中在軍事和意識形態領域,因為美蘇兩大陣營在經濟上基本沒有往來。如今中美之間競爭和合作並存的複雜關係則遍及各個領域,而且更多體現在經濟領域。
事實上今天中美經濟互補性、依存度都很強,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合作格局。兩國2012年貿易額逾5,000億美元。中國3.66萬億美元的外滙儲備有三分之一強購買力美國國債,是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

從亞太範疇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總量佔世界54%,全球貿易額44%,世界人口40%,擁有27億消費者。尤其是中國所在的東亞地區更是全球經濟最有活力、前景最為看好的地區。
美國提出並力推TPP,將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大國排擠在外,更多凸顯了美國與中國競爭的一面。每當問及美國是否希望中國加入TPP,美方的回答常常閃爍其詞,反問TPP的門檻高,中國能接受嗎?

美「亞洲再平衡」 核心是經濟
美國前白宮官員曾這麼說,美國「亞洲再平衡」戰略從一開始其核心就是經濟。理由是,如美國對亞洲的投入不能轉化為看得見、摸得着的經濟利益,帶來更多的出口、經濟增長和就業,美國老百姓就難以支援政府增加在亞太的軍事部署。還有美國高官更是直白地說,TPP是美國亞洲「經濟再平衡的核心」。換言之,美國推動TPP能否順利,將決定美「亞洲再平衡」戰略的成功和可持續性。

2008年對全球經濟、政治都是歷史性的轉折年。對美國而言,它是開始放棄經濟多邊主義,走向以利益和價值取向為主導的經濟聯盟的轉捩點。有報道稱,美國認為,以世界貿易組織(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為代表的多邊機制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快速發展機遇,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在現有體系內的發展已經對美國經濟形成強大的挑戰。
美國要重新制定全球貿易和投資領域的「遊戲規則」,來規範和牽制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競爭,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競爭成本和「門檻」。而美國在東西兩個方向同步積極推進TPPTIPP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美國與歐盟就跨大西洋貿易投資夥伴關係)談判正是這一戰略的關鍵步驟。

華倡做大亞洲「蛋糕」 謀多贏
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努力推進亞洲的經濟和貿易投資合作,把亞洲的「蛋糕」做得更大,符合區域各國人民的長遠和現實利益。美國推進排他性的區域貿易安排,來替代全球貿易體系,是自我利益至上的「小算盤」,從長遠看解決不了全球化過程中出現的「全球經濟失衡」現象,也無助於美國經濟的穩定和復甦,只會增加、激化現有矛盾,破壞全球貿易和投資體系的完善和建設,損害互利共贏的多邊國際體系和多邊主義。

中國政府已明確表示,中國對包括TPP在內的任何有利於亞太地區經濟融合、共同繁榮的合作倡議都持開放態度。同時,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由東亞峰會16個成員組成的RCEP談判,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涵蓋全球近一半人口、國內生產總值和貿易額均佔世界30%的統一市場。
而且,因為參與RCEP談判的大多是發展中國家,這樣的貿易和投資安排,會更多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和全球發展因素。中國將繼續全力支援和兌現二十國集團峰會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的承諾,願積極參與和支援包容性、開放性的全球和地區貿易和投資體系,支援世界貿易組織的多哈回合談判,為多哈回合峇里協定的積極成果感到欣慰。

中國和美國在亞太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無論在亞洲建立何種自由貿易的安排,中美合作都是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任何排擠對方的做法只會損害雙方的利益,更無助於建立相互信任。中美需要從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進一步加強溝通與協調,共同構建更具平衡性和合理化的全球貿易體系,創造經濟全球化繼續發展的良好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