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7年5月27日 經濟日報 社評>
新盤出現如97年樓市高峰般迫爆場面,港府屢出招仍扭轉不了樓價續升預期,惟按息終升反映加息非遙不可及,父母竭力助子女上車更見購買力正被竭澤而漁,樓市風險不可不防。
港府連番辣招 難扭亢奮預期
昨有樓盤開售首輪496個單位,惹來萬人空巷熱況,令人聯想起97年樓市高峰時熱鬧境況,爭相排隊買樓市民的心聲更恍若當年,如指「遲買就怕貴、不買就怕無」,又或坦言認為樓市不健康,但都要買,箇中滿是怕遲了就更難上車的高追心態。
與當年不同的是,現時已是港府不斷加推樓控辣招,尤其金管局才再剛收緊樓按,市民仍熱追不已,甚至明言政府愈打壓、樓價愈升得高,明顯政府辣招已無法扭轉市民對樓價易升難跌的預期。但樓市是否只會升不會跌呢?現時有兩點特別要注意。
其一,有大銀行昨首次調高按息。雖只微升10個點子,且是由於金管局要求銀行提高對新造按揭貸款的風險權重下限,而非跟美國加息,惟已證明按息並非不會上升。
何況,美國下月勢再加息,下半年還會再加息最少一次,並很可能於年底前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屆時不但港美息差壓力上升,且近數年湧港的1,300億美元熱錢很可能開始流走,令本港息口包括按息不得不上升。
按樓助子首期 逆市影響深遠
其二,昨日熱賣新盤與近期新盤類近的是,大量買家是父母輩為子女置業,不同的是轉按套現籌子女首期的更多。反映有大量餘錢可為子女置業的富裕者在過去一段時間已出手,現時已到並不那麼寬裕、但又擔心子女無瓦遮頭的,惟有將養老安身的物業拿來按揭籌首期。
換言之,子女要供的可能不單是剛置業的新樓,還要兼還父母押上的樓按,故實際風險遠高於表面。而一旦樓市逆轉,樓價下跌,雖然跌幅未必大,但受壓的不單是強行上車的子女,還有背後的父母,也要節衣縮食。故若樓價急跌,對民生與經濟的影響,可能較97年後樓市爆破時更廣泛、深遠。
子女上車靠父幹,且蔓延至資產並不十分豐厚的父母輩,顯見樓市購買力已被深挖,後勁還有多少恐不能太樂觀。雖說現時多了內地資金支撑樓市,但畢竟未成主力,亦難估計流向會否有變,而銀行加按息已拉響了警號,港府固要防樓市升勢或告終的可能衝擊,有意置業者亦要審慎衡量風險與本身的承受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