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不少讀者乍看本文的標題會不約而同地感到不解:「為什已經落幕的太陽花學運會與釣魚台扯上關係?」,抑或覺得再怎拼圖也很難將3者拼在一起。然而,就在這一天,3者確實很自然地拼成了一幅各大媒體爭相拍攝的圖畫,而筆者無意中似乎成了這幅弔詭圖畫不可或缺的畫師。
本次研討會之所以邀請馬英九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並非小馬哥是總統的身分,而是馬總統本身是如假包換的釣魚台研究專家。事實上,馬英九於1981年獲取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的論文《海底油田的紛爭:東海的海底界線以及外國投資的法律問題》(Trouble
Over Oily Waters: Legal Problems of Seabed Boundaries and Foreign Investments
in the East China Sea.)就是以釣魚台問題為主題,而根據該論文修改而成的《從新海洋法論釣魚台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也已於1986年正式出版。
3月20日下午,筆者接到來自總統府的電話,稱馬總統已正式允諾出席,此時離「反黑箱服貿」的學生於18日晚上佔領立法院事件發生後還不到兩天。馬在此時作出如此決定,除了反映總統本人對釣魚台議題與本次研討會的高度重視之外,恐怕也與當時各方研判學潮不會燃燒超過3星期有關。事實上,24年前推動台灣政治走向民主化的「野百合學運」也才持續了7天。
本次釣魚台研討會接受網上報名,佔全體出席者的三分之二。根據慣例,報名時毋須填寫身分證號碼,因此也使維安部門不能掉以輕心。離研討會兩天前的15日下午,支持「太陽花學運」的「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在當天下午facebook上轉貼中研院「自由學社」的信息,號召民眾一同穿著「適當」(黑色)服飾,佩戴「鮮豔」花朵(太陽花),帶「聲援」(抗議)標語,於17日當天上午9點半一起赴中研院「聆聽馬總統上課」。此消息在網上迅速擴大,各大報章的網站也隨即報道,翌日的《中國時報》還在頭版頭條披露了此事,頓時使主辦單位與維安部門大為緊張。研討會前一天,「自由學社」的負責人瞿海源教授等與院長磋商,達成了「互相尊重」的共識。
4月17日上午10點整,馬英九準時抵達,隨即發表30分鐘的演講,一切正常。不過,大約過了15分鐘後,後排靠牆一位學者(本研究所同仁)突然站起來,展示已經準備好的標語:「台灣未來,人民做主」,全場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坐在馬英九身邊主席台上的筆者也為之一震。但是,馬面不改容,繼續演講。抗議者也並無觸及維安的底線:不吵鬧、不丟鞋,因此總統的全程演講並未受到干擾。演講完,走出會場的馬英九還臉帶微笑大方地向場外的抗議人群揮手致意。
馬英九展示民選總統的度量與心胸
馬英九在明知有抗議活動的情下,堅持出席研討會,並輕鬆應對抗議行為,展示了身為民選總統的度量與心胸。整體而言,主辦單位與抗議群體透過協商,一方面使研討會在可控範圍內順利進行,而另一方面,抗議者也獲得了合理表達自己意見的空間。大家相安無事、和平共存,突顯了經歷了20多年民主實踐的台灣社會自然呈現的自由與包容。然而,「互相尊重、和平共存」的模式,並未出現在作為研討會主題的東海與釣魚台問題上。而時下的釣魚台局勢依然風起雲湧,不利於和平的新聞一個接一個,中日關係也仍走不出2012年以來因釣魚台衝突而陷入的谷底。
令人遺憾的是東亞區域的兩強——中日迄今仍將東海危機的責任推給對方,更使出各種招數互相叫陣。日本依然擺出漠視過去中日兩國行之有效的默契,一方面強調「兩個不存在」,即「尖閣諸島不存在主權爭議」與「中日不存在擱置爭議的共識」,另一方面則綁住美國,促成奧巴馬親口表示《美日安保條約》涵蓋釣魚台,同時加緊擴軍,並在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進行駐軍部署,強化在「南西諸島的防衛」;而中國大陸則一方面強勢地派出海警船不斷進出釣魚台海域「常態化巡邏」,另一方面則在去年底在不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磋商的情下,高調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提供了美日等國家批評中國企圖以實力改變現狀的口實,造成區域局勢的緊張。
40多年前開始參加保釣的馬英九在演講中感慨今天的釣魚台問題成為東海和平的最大威脅。他一方面強調捍衛領土的決心沒有改變,同時也希望以他在過去一年以來所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東海空域安全聲明」及「東海行為規範」促進東亞區域的和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