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樓市由私營與公營房屋構成,而早前政府所推出的遏抑樓市措施,效果表現不一:有些措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印花稅;但有些就未能符合預期。
1/4白居二業主 淪為負資產
在於公營房屋方面,長期要增加公屋供應及重新推出居屋,但因建屋需時,措施成效仍然未見。而短期方面,則推出了白居二的措施(擴展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市場至白表買家),名額有5,000個,希望能幫助到市民置業。不過從其效果來看,成效似乎差強人意。
本身居屋市場歷來都不是一個極流通的市場,居屋的轉手率不及私樓,原因是居屋的補地價,以及其市場定位問題。白居二的操作,是讓居屋的白表買家,能夠不補地價去購入二手居屋,目的是讓白表買家更易上車,原意是好,但事實上會否成為好心做壞事?
白居二推出之時私樓樓價仍然高企,而部分市民有置業需求,於是要求政府協助。但因購買居屋,只要付出一成首期就能做業主,只要樓價下跌一成,白居二的業主就會淪為負資產!最近就有媒體把部分白居二個案拿去估值,發覺四分之一的個案帳面上已淪為負資產。當然這不影響業主繼續居住物業,但心理上成為負資產業主始終不好受。
樓價再跌 政府添政治壓力
情況就有如97年前政府推出夾屋一樣,希望夾心階層能置業。結果金融風暴發生之後,樓價大跌,不少夾屋業主頓成為負資產,部分個案更變成破產,於是政府之後便沒有重提夾屋。其實當年政府協助市民購買私樓的置業貸款,也遇到類似的情況。這些計劃原意是好,但遇上樓市轉勢,由升轉跌,令好事也變成壞事。
而更富爭議的,可說是雙辣招。政府推出的樓市辣招的目的是甚麼?是為了阻止樓價繼續上升?還是希望樓市回落?如果是前者,相信目標已經達到;如果是後者,政府與市民就會有風險。相信以政治因素考慮,樓市沒有顯著跌幅,辣招是不會或不能退的,那麼樓價便有下跌壓力。
樓市的調整是由量到價的。當成交量在過去年半處於極低水平,加上一些負面消息,例如美國快將加息,今年私樓供應量將比去年大增幾成,一手樓賣價逼近二手樓等等……這些都是推低樓價的催化劑。
中原城市領先指標(Centa-City Leading Index,簡稱CCL)已由高位的123.66點跌至近日的117.22點,平均二手樓價已跌去了5.2%,而一手樓的跌幅更加厲害,有部分最近推出的一手新盤減價達3成以上!
私樓價跌,居屋價跟跌也正常,因為兩者相關系數高:連流動性較高的私樓交投也不活躍;流動性較低的居屋,成交更少也是自然的事;正如私樓樓價下跌,居屋估值也會大幅下跌。加上購買居屋所付的首期較少,出現負資產的機會就會高。
現時負資產的情況不嚴重,政府所受的批評較少,但只要樓價進一步下挫,白居二負資產的宗數增加,而每宗負值幅度上升,政府所受的壓力就會加大。
白居二的名額只有5,000個,但使用了購買權的家庭只有千多個,就算購買期尚未完結,但推算到最後也只會有少於一半人揀樓。這反應絕對不熱烈,究其原因除了因為樓價下跌,市民害怕損失財富之外,居屋由始至終不是置業首選。如果有得選擇,樓價可以負擔的話,市民寧願買私樓。而他們去申請白居二資格,只是爭取一個安全網的期權。如果樓市繼續上升,他們認定自己買不到私樓的話,便行使白居二購買二手居屋;如果樓市下跌,他們就會觀望一下,看看有沒有機會入市買私樓。而白居二中籤者,他們有一年時間去等。而明顯地,現時情況屬後者。從白居二的反應來看,相信短期之內,政府白居二的名額不會再加推。
海外買家減 港人港地虛設
在私人房屋方面,「港人港地」又是一個富爭議的措施。港人港地的原意是港人優先,先照顧港人住屋的需求,原意是好的。特別是推出樓市辣招BSD(Buyer's
Stamp Duty,即買家印花稅)之前,部分市區新盤超過兩成的單位由非港人購買。有見及此,政府在啟德發展區劃了兩幅私樓的土地,成為港人港地,最後由中資財團,以每呎5,000多元地價投得。
但在BSD實施之後,海外買家大幅減少,而他們現時所佔樓市比例已少至2%至3%。基本上支撑港人港地推出的原因,也消失了。所以這個「先導」計劃便沒有迫切性再推出。
措施滯後 須因時撤換
及後政府在啟德發展區推出相鄰的私樓地皮,中標價只有4,000多元一呎,這些地皮非但沒有出售限制,價格還要比港人港地便宜。相信中標港人港地的中資集團,未來售樓時也要好好研究怎樣與同區非港人港地的樓盤競爭。因為樓盤愈多限制,樓價便會反映,價格應該會便宜些。
因為港人港地是以地契條款執行,於是有人會預測,在政府下次換屆之時,發展商又會否要求政府修改有關港人港地條款,把買家國籍的限制取消?如果是這樣的話,港人港地又變成名存實亡。
上述兩個措施的成效未彰,是因為樓市開始轉勢,出現下跌的現象,而這亦看到經濟措施與經濟走勢很容易出現滯後的問題。如果不想好心做壞事,便要時刻檢視這些遏抑樓市措施還適不適用?如不適用便要撤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