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台灣學運後的兩岸關係

<轉載自2014417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台灣學運結束,留下的課題並不因此而停止。社會繼續在討論民主的定義,馬英九政府在研議「服貿協議」還能否避免重新談判,而對北京而言,則是被打亂的對台工作如何重新部署。

「太陽花」學運爆發至今,大陸對台部門的態度出現變化。起初,國台辦發言人稱,「沒有人願意看到兩岸和平發展與經濟合作的進程受到干擾」。這裏所說的「進程」,除了「經濟合作」就是「兩岸和平發展」。經濟方面的「進程」,近指「服貿協議」後的「貨貿協議」,整體則指兩岸的「經濟一體化」。

誠然,「服貿」也好「貨貿」也好,不會是純粹的「經濟合作」,而是為了繼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而「兩岸和平發展」的中期目標正是動兩岸政治談判。在台北持續對北京的政治對話呼籲進行冷處理的氛圍下,中南海寄望的是盡快促成兩岸的「經濟一體化」,「以經逼政」。

學運成功迫使馬英九接受「先立法、後審查」後,北京領悟到向來所倚重的國民黨和經濟界已不足以確保「進程」的推進。近日,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稱願了解台灣基層和中小企業的看法,並「希望能直接和台灣學生對話」。

張志軍的言論其實透露了北京已在調整對台政策的玄機。不難預測,未來的對台工作將增加兩大重點。

首先,在推動「經濟合作」的過程中,體察台灣哪些階層的民沒有獲利,如何才能減輕他們的憂慮?同時,強化與台灣青少年的交流。「太陽花」學運雖然引起不少爭議,然而其所匯集的足以改變政府政策的社會能量,跌破眼鏡的中南海還是看到了他們的威力。
 
不過,筆者以為關鍵是停止將對香港慣用的「讓利」和「送大禮」的俯視心態搬到對台工作上,如此才有可能收到實質的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