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4年12月3日 明報 加東版 港聞版>
長期住在擠迫的環境中,或會影響人的心理及身體健康。20世紀60年代,美國動物行為學家John
Calhoun通過實驗發現,老鼠在空間有限、過量繁殖的情況下,會出現母吃子,以及母子交和同性交等性行為混亂異常行為,個體的攻擊性及侵略性都會提高,他因此提出動物過度擁擠會導致「行為淪陷」(Behavioral
Sink),結論是空間是生活的必需要素,這成為城市社會學及心理學的重要理論。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表示,長期住在過於擠迫的環境下或影響人的情緒,包括加重壓力、焦慮及抑鬱等,且在狹窄空間中更容易與家人發生碰撞或衝突,身體也會受影響,包括腸胃不適、腎上腺素升高,令人更暴力等。
兒童或變內向寡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