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兩岸破冰 中星登峰

<轉載自201511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 撰文:胡逸山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學者>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本周末國事訪問新加坡,其間也會與台灣領導人馬英九舉行史無前例的「習馬會」。台灣海峽兩岸實質上分治66年,近年無論是在經濟、文化、民間等各方面的交流皆愈趨緊密,這也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在不經意的情下,就曾親眼目睹台海兩岸交流的至少兩個里程碑。

國民黨老兵回鄉成「排頭兵」

其一是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那時還是少年的我,有一次隨父母到台灣去,回程時在桃園機場出境大廳親身體驗到人山人海擁擠不堪的場面。原來那天應是台灣宣布允許在國共內戰後跟隨國民政府遷台的老兵們回大陸老家探親後,率先組團的其中一批。猶記得那些老兵們雖未至感動到淚流滿面,但明顯地都對能夠回鄉探親感到興奮不已。這批老兵也可算是兩岸恢復往來的「排頭兵」吧?

其二是幾年前馬英九上台後,宣布允許「三通」,台海兩岸許多城市之間便允許了直航的班機。之前,來往兩岸的客機一般都需在香港轉機,雖在一定程度上為香港帶來了更多旅客,但也為尤其是時間寶貴的兩岸商家們帶來很大的不便。我就在深圳機場目睹了華航飛往台北的首班直航班機的登機手續辦理。還記得有一位行動不便的華航高層,由同僚推輪椅來回視察櫃的運作,那一場景還是蠻感人的。

而這次的習馬會,宣布的時間倉促,不免讓人好奇於其背後的動機以及選擇的時機。我想,這與台灣在兩個月後的選舉中,極有可能行政與立法的主導權,皆從一向秉持兩岸終極統一意願的國民黨,轉入台海分治意識較為濃厚的民進黨手中,可能不無關係的。兩岸現任高層所倡導的「一個中國」框架,就如同搭一個棚帳般,整個框架須有繩子牢固地栓著、用釘子深深地打入地面。

台本土意識增 「一中」張力減

而近幾年來在台灣的一系列如「太陽花」等本土意識活動,可能令到「一中」棚帳繩子的張力鬆了、釘子也被拔了個半出地面。所以,這次的領導人會談,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這「一中」棚帳的繩子重新拉緊、釘子重新打牢。那台灣政權更替後,即便在「一中」問題上要再次鬆繩拔釘,也得花上好一分力氣了。

當然,身為海外華人,又生活在台海兩岸周邊地區,我們都慶幸於兩岸領導人得以暫時拋開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各種成見,勇敢地踏出第一步進行接觸。對於東南亞這些多年來皆以對外貿易為國家運行主軸的國家來說,我們尤其希望台海兩岸的領導人能重申彼等以和平方式來解決兩岸問題的決心。

因為亞太區域的局勢,無論是中台日在東海的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爭端,以至更為複雜的南中國海的主權爭執等,雖不能謂一觸即發,但也有劍拔弩張之態。所以,對東南亞的我們來說,能多一些和平就多一些和平、能台海不生事就別讓它生事,以便讓大家都得以專注於互惠互利的拼經濟,提升這持續不振的區域經濟發展。

而新加坡繼1993年的汪辜會談後,再度成為台海兩岸會面的東道主,無形中也奠定了新加坡在兩岸關係的整合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與地位。這次習近平的官訪新加坡,其重要意義也在於中星兩國在正式建交四分之一世紀以後,是時候提升與深化彼等的雙邊關係了。

中星建交銀禧 可拉闊合作範圍

中國與新加坡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新加坡本自身的工業化成功經驗,曾給予中國多方面的意見作為建設的參考。在新加坡幾間大學裏為中國中層官員就管理等課題所開辦的「市長班」,就造就了好幾代的中國官員對新加坡的特殊情感。而在蘇州與天津,兩國也合作打造了工業園與生態城。這一趟預計中星兩國也會為彼等的第三項大型合作計劃做出重大的宣布。兩國在經濟層面上的合作,無論是官方主導的或是民間推動的,都已經如火如荼地進行多年了,所以也是時候考慮在其他如戰略、安全等領域,可以加深加闊合作的範圍。

所以這次兩岸領導人的會談,可說是一破冰之舉,而中星關係在這次的官訪後,預料也會再創高峰。這可真是個重量級的周末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