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台生觀察:登陸求學 「逢中必反」也變「務實綠色」

<轉載自20161120 下午11:31 聯合新聞網>

隨手掏出一只舊玻璃碗,清大台生徐偉軒饒富興味的聊起北京地攤文化。在北京念書三年多,他走遍各角落挖掘古玩舊貨,潘家園傳出拆遷時,還曾發文呼籲保留。針砭大陸,源自對這塊土地的情感。

但廿七歲前,他從未想過會和大陸產生關聯。印象中的大陸,總像隔了一面牆,難忘的是台韓因中共因素斷交時的氣憤心情。直到在金門任職,望見彼岸的廈門,才發現有個好大的世界就在身旁。

在北京清大美術學院攻讀博士的徐偉軒,在台生圈相當活躍。時常發表兩岸觀察文章,穿梭各大交流活動。他一直認為,兩岸的未來將由年輕人決定,兩岸青年多交流,是認識彼此的另一道窗口。

有交流,就有感情。徐偉軒說,他跟大陸朋友很少談統獨,但有時開玩笑聊起如果打仗怎麼辦,「朋友說,放心好了,我絕不會殺你。」

在大陸求學,他看過民眾抗議拆遷,也目睹有人在北京拉白布條爬上電線杆,公安就在下面。看到時很訝異,原來言論自由在大陸並非全無空間。

「越來越多具獨立思考能力的年輕人,他們基本愛國,但少有人說大陸全都好。」徐偉軒說,他們也批判文革、毛澤東思想、教育體制;甚至自我揶揄,台灣人選舉時,選誰都很清楚,但他們選誰,自己都不知道。

徐偉軒說,站上對方的位置,漸漸能理解愛國教育下,為什麼大陸認為統一是天經地義的事。同樣的,他認為台獨思想是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後必然出現的產物,大陸也應試著理解,台灣為何有一群年輕人支持台獨,而非視為洪水猛獸。

「就算是吵架也好,吵一吵才知道癥結點在哪裡。」他一向主張,兩岸年輕人要面對面接觸,就算是在網路上有些火花,都遠比不交流好。

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赴大陸求學,徐偉軒觀察,其中不乏政治立場偏綠的人,只是從「逢中必反」的綠色,變成願與大陸打交道的「務實綠色」。

面對龐大市場與機會,去不去大陸,跟政治立場切割,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只不過時間一到,還是回台灣,票投綠營、支持太陽花學運。情感上雖難認同大陸,但徐偉軒認為,至少有交流,對化解立場的敵對仍有助益。

兩岸經驗成就他的舞台,卻也是包袱。「我自認言論中立,但會被兩邊檢視,多了很多顧忌。」例如分享大陸求學經驗、評論時政,卻招致謾罵。夾心餅的感受,許多台生、陸生都有。他只能無奈感嘆,一些人被既有觀念蒙蔽,拒絕認識事實。

徐偉軒說,也是到了大陸,面對兩岸史觀碰撞,開啟他對歷史書寫的反思,更努力認識本土歷史。「我們認識的是誰的歷史?為什麼你的史觀公正、我的不是?」他也反對文化霸權,不認同直接把中華文化寫進課本,但願以實際行動,研究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傳承。

原本對大陸情感很疏離,但現在徐偉軒的老師、學長、學弟、甚至女友,都是大陸人。「我甚至可以說我很愛北京,因為它給我很多難能可貴的經驗,開拓眼界的機會。」有時看到當地居民亂丟垃圾,他不是覺得這人沒水準,而是心疼這塊土地。

但問到畢業後的發展,回台灣仍是他首要選項。只不過,頂著博士學位,處境尷尬。一般企業不需要美術博士人才;回教育老路,又怕淪為流浪教師,大學教職又難卡位。

反過來問,為何大陸極力吸納台灣人赴陸求學,卻留不住這些人?徐偉軒說,利誘只是手段,若大陸法治、社會制度無法更健全,仍難讓台灣人完全信任並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