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旅遊欠總體規劃 比趕客更趕客

<轉載自2015831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李兆波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近月來港旅客數目下跌,消費力減少,在旺區開始有國際品牌的連鎖店結業。彷彿香港的旅遊業陰雲滿布。
今年5月由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世界旅遊業競爭報告,香港排名第13,日本第9,新加坡11。無論是從排名或是感覺,香港都被這兩處地區比下去。
報告中有一點是關於物價競爭力及城市安全排名。香港的物價競爭力為全球127,日本為119,新加坡為116,三者物價高昂,泰國為36,排首位為伊朗,於物價很有競爭力。物價高昂有利有弊。物價的高低代表了那城市或國家的安全及穩定程度。再看一看安全的排位,新加坡第8,香港為12,日本第22是相當安全的城市,泰國為132,最低為138的巴基斯坦,相當不安全,它的物價排名是第9,相當便宜,除了探險,相信很多人也不會前往。
「物非所值」 日漸嚴重
雖然日本的物價競爭力排名很低,但看真一點,那指數是以機票,酒店,燃油,及購買力平價作比較,但近兩年有到過日本的朋友,一定覺得那裏很多東西也物有所值,而香港卻不是這樣,是物非所值。最近我在紅磡火車站的美心快餐叫了一個鴨腿湯飯加凍檸檬茶,盛惠67大元,同樣的食物在中文大學同一集團的飯堂只是20多元,在地區性的酒樓是40多元,紅磡火車站憑甚麼可以收取67元一客快餐式鴨腿湯飯,港鐵及那快餐店欠消費者一個交代。
醫療及衞生程度方面,日本排13,香港排15,新加坡第61,泰國為89,大家可以從公廁,醫院等設施來比較,相信不難得此結論。交通基建方面,香港的排名是第1,新加坡第2,日本排17,內地為53,泰國為71。香港有一流的公共交通系統,24小時也有交通工具。
繁榮背後 乏穩健支持
2003年因為內地自由行帶來的興旺其實是幸運,因為內地的經濟起飛,累積了大量對旅遊有需求的人,加上他們很困難才可以取得其他地方的旅遊簽證,而香港是他們較為熟悉的地方,於是造就了過去10多年的繁榮,可惜繁榮背後沒有太穩健的東西來支持,簡直是問題多多,配套不足,容量不夠,社區受苦多於受惠。
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早前也為香港的旅遊業把脈,當中建議多發展商務旅遊,特別是會展旅遊,可惜香港的會展設施落後於鄰近地區,會展場地的面積不足,未能應付極大型國際會議及展覽的舉行。再者,會展旅遊多是高消費群的旅客,他們多乘坐飛機,以現時香港機場兩條跑道的負荷能力,很快便飽和,受影響的是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以及限制了來港高消費旅客的人數。
日高質景點 港只憑藥房?
日本近日建議減低旅客的消費稅,現時其實只要購買的金額不太低,如在藥房花5,000日圓,已經可以取得免稅。我曾親眼看見不止一次有內地遊客在藥房花數萬日圓,也在特賣場花60萬日圓買了數十隻普通日本品牌的手錶。日本有的是天然的東西,如溫泉,寺廟,加上日本產品的高質素,以及款待客人的優良態度,如積極學習普通話,而日圓低迷更令日本更為吸引。

我不止一次說,香港很多零售店只是代理人,產品不在這裏生產,只是在這裏出售,在全球化,網絡化年代,根本不可能長久吸引大量的旅客以及高昂租金。旅遊業對香港固然重要,但香港不可能依賴大量內地旅客來支持只是藥房,珠寶店,名店的經濟模式。這些都不是自己的東西。那些趕客行動不是令旅客少來的主因,欠缺新的景點及物非所值才是致命傷,而政府沒有大力地統籌規劃旅遊軟硬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