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民進黨還談公平正義嗎?(蔡英文與民進黨的轉型之二)

<轉載自2015828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張鐵志 台灣評論家、《號外》雜誌前總編輯>
在之前的專欄說過:民進黨本質上是一個內部充滿矛盾,外部方向不斷搖擺的政黨。
1986年正式組黨之前,民進黨就是不同反國民黨勢力的人組成的:地方山頭、國民黨的脫離者、知識分子、有理念的律師、職業革命者等等。組黨之後,社經議題上的左右、台灣獨立議題上的強度,是兩條始終拉扯着民進黨的軸線,直到現在。
威權體制下 民進黨代表改革力量
在國民黨仍一黨獨大的威權體制下,民進黨代表台灣改革的力量,具有相對比較進步的價值,例如民主、清廉、人權、環保,也和社會運動團體有較緊密的結盟。但這些價值中有許多並不是根深柢固的信念,而更多是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理念武器。
例如,民進黨在早期主張「解構黨國資本主義」,主張私有化與經濟自由化,這是一種經濟自由主義的理念。另一方面,民進黨的黨綱強調產業民主與社會民主,也在政策中強調社會福利,更在1990年代中期提出「福利國」的理念。這兩者顯然是矛盾的,但都可以理解:呼籲自由化與私有化是因為國民黨掌握巨大的國營事業和獨佔事業,並運用這些資源作為政治權力的基礎,所以反對黨希望拆解它。另一方面,戰後國民黨經濟成長主義的模式讓農人、工人都淪為經濟上相對弱勢,因此反對黨主張以更多福利來爭取弱勢群體支持。
相比而言,民進黨的政治精英確實比國民黨更重視弱勢與環保,不論是在立法院的政策投票或是地方執政縣市的政策。而當時也不斷抨擊民進黨是「反商」,恐嚇選民他們一旦當選將有害經濟發展。
這個「反商」標籤成為民進黨執政後亟欲破除的魔咒。2000年總統大選時,陳水扁匯集了許多進步學者提出相對理想的競選政見,但面對2001年的金融危機,加上自己缺乏信念,所以立即宣布「社福暫緩,經濟優先」。此後,更積極與資本家建立聯盟,給予政策好處來交換他們的政治支持與經濟資助。
2008年是民進黨的轉折點,阿扁的貪腐讓民進黨支持度貼到谷底,蔡英文出來參選黨主席,她代表了過去幾年民進黨所大幅流失的選民:都市中產階級,也具有溫和、理性、國際化的形象,她也表示要走中間偏左路線。
2012年大選時,蔡英文更以「公平正義」作為競選主軸,這是台灣選舉史上首次讓這個概念成為大選主導議題。
但這並不代表「公平正義」真的是小英或者民進黨的核心價值與政治信念,而主要是表示他們夠敏銳,看到了一個新的社會氣氛。台灣的社會不平等問題的確愈來愈惡化。因為馬政府本來就是一個親商的政權,例如2008年他們將原本最高邊際稅率的遺產稅率50%降為10% 之後幾年內,台灣的熱錢逐漸增加、房價日漸飈高。又如馬政府積極推動許多大的科技園區計劃,以試圖強力刺激經濟發展,這些計劃或者強制徵收農民土地(因而被許多人批評為現代「圈地運動」),或者掠奪環境,而造成一波又一波的反抗,在加上此時進入一個新的社交媒體時代,抗爭者們可以更多的組織與動員,因此可以說台灣進入一個新的反抗年代。這是民進黨所看到的社會氣氛。但可惜,「公平正義」的口號最終仍然不敵國民黨強調的九二共識和兩岸的經濟和平與繁榮。
然而,各種社會矛盾仍然持續爆發,2014年更出現廣闊的太陽花學運。這場以反服貿之名的運動,一方面固然是對中國因素的不安,另方面青年人也開始發展比較左翼的論述,強調自由貿易帶來的不平等。
不過,太陽花運動如何影響台灣的政治地景呢?
有人認為台灣社會向左轉了,例如,許多新成立的政治獨派團體直接冠上「左派」之名,或者部分公共議題受到左轉氣氛的影響,如房地合一稅制改革等。但一年之後的今天回首看,整個社會對於不平等的關注並未明顯增加。
2011年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雖然沒有提出特別具體的改革策略,但是不論是關於社會不平等,或者關於政治獻金改革以降低有錢人的政治影響力,都成為重要的公共議題與政治辯論。
如何「點亮台灣」?
在去年底的選舉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去年台北市長選舉,這場選舉也被視為是權貴(連勝文)與平民(柯文哲)之爭,但柯市長從競選到當選都未提出更結構性的改革策略。而此次國民黨提出的候選人是空前的弱,讓小英可以輕鬆應戰,因此她的競選口號不再是「公平正義」,而是「點亮台灣」,但是要點亮什麼樣的台灣?要如何點亮?(持平來說,蔡英文仍然提出世代正義訴求和其他社會政策,且選戰還有4個月。)
這對台灣來說無疑是可惜的。過去20多年,民主化與本土化是政治競爭的主軸,且也大致告一段落,社會層次的民主化與公平正義應該更成為大選的主軸,但顯然這次選舉會錯失這個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