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中港台經貿互補 超歐盟東盟

<轉載自201495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中國經緯 撰文: 謝湧海 中銀國際英國保誠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
在世界經濟仍然低迷的背景之下,新一屆中國政府在以往改革開放的基礎上,全面深化改革,從而進一步釋放出巨大的投資消費需求,為兩岸三地投資者帶來更多合作機遇和制度紅利。
增長遠勝全球 外滙儲備多
一、兩岸三地經濟體較其他經濟板塊更具發展和合作潛能
1. 經濟增長快。伴隨着內地經濟崛起,香港和台灣經濟獲得長期高速增長,人均GDP水平成功邁入發達國家水平。在過去34年中,內地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為9%左右,同期,香港和台灣分別錄得5.5%6%的平均增速,遠遠高於同期全球和發達國家平均3.5%2.3%的增幅。1980年,內地人均GDP僅為308美元,2013年上升至6,600美元,同期,香港和台灣的人均GDP則從5,500美元和2,500美元上升到36,000美元和20,364美元。
2. 外滙儲備高。自內地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和台灣在內地分別投資了36萬和9萬家企業,投資額為6,657億美元和591億美元。佔內地同期吸收外資的47.7%。伴隨着內地成為世界工廠和外貿第一大國,港台貨物貿易、轉口貿易和服務貿易迅速增長,為兩岸三地帶來巨大的經常帳目盈餘,外滙儲備與日激增,在全球外滙儲備排名中,內地以4萬億美元榮獲第一,台灣4,237億美元排名第六,香港3,251億美元排名第九。
港具市場效率 台創新力高
3. 公共債務低。兩岸三地經濟長期快速發展為其政府的公共財政收入打下了良好基礎。截至2013年底,內地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債共計20.7萬億元人民幣,僅相當於當年GDP36.4%,同期,香港政府債務佔GDP的比例為34.19%,台灣的公共債務佔GDP的比例為38.6%。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債務佔GDP的比例定義,60%以下為安全。而美國這一比例約為105%,歐盟各國在85%150%不等,日本則高達230%
4、儲蓄率高。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期公布的一份報告,內地儲蓄率高達50%,居世界第一,其中政府和企業佔30%,居民儲蓄率為20%,香港人的儲蓄率佔GDP的比例過去12年徘徊在2936%之間,最新數字為29%,台灣2013年的儲蓄率為20.6%。美國商務部公布的調查結果,2013年底美國的個人儲蓄率為3.9%,低於2010年底的5.8%。日本1982年國民儲蓄率曾為22.7%1998年降至10.5%。目前已降至3%左右。歐元區今年第一季度家庭儲蓄率為13%
5、互補性強。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2年發表的世界經濟競爭力報告,其指標分作3部分,1. 市場規模;2. 效率因子;3. 創新能力。兩岸三地的世界排名為:內地經濟規模排名2,宏觀經濟環境排名10。香港基礎設施排第1,金融市場排第2。台灣創新能力排第9。換言之,兩岸三地具內地的經濟規模,有香港的市場效率和台灣的創新能力。三者之間極具互補性,為進一步經貿合作實現多贏提供了條件,比歐盟和東盟等更具區域經貿合作互補性。
二、兩岸三地續享內地改革紅利
中國政府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將為兩岸三地投資者帶來眾多的紅利。
着力制度安排 打通三地合作
首先,上海自貿區發布了一系列重大行政改革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實施,港台歷來是內地最主要的外來投資者。
其次,前海試驗區作為國家金融對外開放的試驗示範區和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其26項重大政策已落地,為以服務業分別佔GDP 73%72%的港台帶來重大投資機遇。
第三、內地積極推動市場定價機制,減少行政對各種生產要素的干預和審批,打破了以往資源向國企傾斜的傳統,令內外資在更加平等條件下進行競爭,港台在內地的投資企業將面臨更佳的環境。
第四、內地金融改革有序開展,金融以服務好實體經濟為出發點的改革,涉及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利率市場化、滙率市場定價、資本項目開放、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港台作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將「近水樓台先得月」。
除此之外,內地的戶籍制度改革、城鎮化建設、文化產業發展、環保生態建設、西部大開發、企業走出去等等,充滿商機無限。
面對無限商機,兩岸三地必須在經貿合作中更加注重制度性安排。以香港為例,在CEPA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之下,「零關稅」保護了香港的傳統產業;「自由行」促進了旅遊零售業;內地環保、文化創意、檢測等的開放提升了香港的創意工業;多重政策的特殊安排促進了香港的金融、物流、旅遊和工商專業等四大支柱產業的發展。
兩岸三地有機磨合 壯生產綫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對內地和台灣ECFA的重大補充,或者說,ECFA是一個合作框架協議,《服貿協議》則是啟動兩岸自由貿易的實質性文件。根據該協議,台灣承諾對內地64項市場開放條款,其中27項屬已開放的,37項為新開放的。同時,內地給予台灣80項高於WTO的開放承諾,其中66項是高於或等於CEPA待遇的承諾。例如台灣可以在福建省開設電子商務公司,服務全內地。又例如內地在台只可從事遊戲開發和製作,但不允許在台灣就地銷售,但台商製作的遊戲可經內地新聞出版社審查後在內地出售。如此等等。
由此可見,《服貿協議》是實現兩岸自由貿易的重要制度性安排。香港和台灣也應該簽署一個類似的港台服務貿易合作協議,從而使兩岸三地穩步走向大中華自貿區。
總之,經過長期磨合,兩岸三地已經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體;一條集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為一體的生產鏈;一個從金融到實業的經貿合作夥伴關係。內地、香港、台灣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編織着一個「中國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