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打老虎易 簡政放權卻難行

<轉載自201492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賀軍 國內知名民間智庫安邦諮詢高級研究員>
「政令不出中南海」,這曾經是中國政令難通的一個寫照。作為一個中央集權類型的政府,這意味着中央政府在管理上的嚴重失效,國家治理的成效也因此大大降低。
新一屆中央領導層上任之後,以強有力的反腐敗為突破口開展整黨肅貪,打掉了一批貪腐官員,震懾了官場,再加上持續的「反四風」,極大地推進了政令的暢通和執行。
在黨內反腐敗、「反四風」的同時,國務院也在大力推進以簡政放權為核心的政府改革。李克強總理上任以來,國務院多次取消和下放各種行政審批事項。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表示,要持續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作為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和宏觀調控的「當頭炮」,用硬措施打掉「攔路虎」,讓市場主體「舒筋骨」,為創業興業開路、為企業發展鬆綁、為擴大就業助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力。會議決定,在各部門曬出權力清單、開展社會評議的基礎上,順應群眾期盼,有針對性地推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新措施。
李克強推政府改革 怒拍桌子
坦率評價,相比黨內反腐敗運動的成就和震懾力,簡政放權改革的進展和成效相對不那麼明顯,雖然國務院下放了數百項過時的政府審批事項和限制性政策,但其中有不少屬於已經失效的「陳年舊帳」,如果要看真正市場化的改革,看市場效率的提高,尤其是看各種資源是否如十八屆三中全會所說以市場化的方式來配置,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深層的市場化改革並未見到明顯效果。
這並不是因為中央和國務院不努力,事實上,李克強總理始終在勉力推動政府改革,他甚至還因為改革政策落實不到位而怒拍桌子,質問有些部門官員「尸位素餐」。此外,國務院還專門派出了八個巡視組到各地,督查各地方、各部門簡政放權政策的落實情況。既然國務院領導毫不懈怠地在推動,但為甚麼政府改革的效果不彰呢?在我們看來,原因有如下幾個:
首先,它不同於持續的反腐敗運動——那是黨內救亡圖存的救黨整黨行動,是一場政治運動。而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改革,是以改變政府工作作風、限制政府權力、削減政府部門利益、提高政府效率為目的的自我改革。這類政府改革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外在制度約束和支撑,往往很難徹底進行。
四大攔路虎 既得利益制度弱
其次,既得利益者對改革形成阻力。如上所述,政府主動改革涉及到主動放棄部分權力,主動砍掉自身利益,推進起來肯定會有難度。反腐敗運動基本上沒有彈性、沒條件好講,但在限制權力和放開市場方面,中央並不能無條件地要求地方或部門「讓道」,行政命令並不完全有效。譬如,中央對於地方或部門隱形的「消極怠工」,就不一定有太多有效辦法。
第三,不同地方和部門對政府改革的理解不同,導致政府改革行動在一些部門之間打架,也造成一些改革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或者難以執行。據一些企業向我們研究團隊反饋,工商部門對一些改革政策執行到位了,但在海關系統則可能會碰壁。
海關人員告訴企業,他們只聽上級部門的通知,工商部門的改變對海關沒有甚麼用。這種政策執行中的打架,有的是真的信息不對稱,但很多時候還是部門利益在作怪,辦事的官員也就樂得「裝傻」。
各部門打架 解讀不同執行難
第四,簡政放權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缺少自下而上的支持。回顧中國近三十多年的改革歷史,但凡是成功的改革,都是上下同時推動而成的,比如聯產承包、建立經濟特區等,都是如此。
但現在簡政放權只有中央和國務院在推動,既缺乏配套的政策,又缺乏來自市場基層的強烈響應和參與。如果基層政府或各個部門不得利,它們也就缺乏支持改革的動力了。
簡政放權的改革進展受阻,不是國務院推動不力,而是由於各種現實條件的約束所致。要想有效推動改革,還是要深入的市場化改革,需要來自社會和市場基層的大力響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