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最新人口普查的啟示

 
根據最新公布的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再一次肯定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和一些深層次的財富分佈懸殊的危機。

(一)人口年齡中位數不斷上升:

人口年齡中位數由2001年的36.7歲升至2011年的41.7歲,每兩年增加一歲。即是說,在2021年,年齡中位數會上升至46.7歲。人口老化帶來的社會福利和醫療需要每年都會不斷增加,上升速度遠比本地的GDP的增長為快,最終老人社會福利的需要將會佔整個公共開支的百分比不斷提升,醫療服務的輪候時間增加和質素的保證面對巨大的挑戰。

(二)勞動人口減少:

雖然勞動人口由2001年的343萬增加至2011年的370多萬,但勞動參與率則同期由61.4%下降至59.7%。根據筆者的推算,五六十年代出世的baby boomers開始在2020年後不斷退休,再加上壽命不斷增加,未來勞動參與率會不斷下降至約50%。因勞動人口參與率減少,整體經濟活動也相應減少,這現象會對政府財政收入構成不少壓力

(三)單身人士和離婚人士增加:

2011年,28.1%25.4%20歲及以上男性和女性人口是從未結婚,整體獨身人數和單身住戶數目不斷增加,這群單身人士將不能在年老時依靠家庭為支柱,提供保護網的功能。若他們做好財政準備,問題不大,否則,擔子則落在政府身上。應及早建立社區互助的網絡,彌補家庭功能的不足。

(四)入息不能追上通脹:

2011年,工作人口的每月主業收入中位數為港幣1.1萬元,較10年前增加了10%,但同期的通脹則是12.5%,在個別的項目,如租金,更上升了40%。所以對一些租戶(不包括公屋或資助房屋的人士),他們生活的擔子沒有改善。再者,同期的GDP增加30%,但工人工資未能相應增加,未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生活質素在這10年不單沒有像8090年代有實質的改善,反而有下降的情况。

(五)貧富懸殊未解決:

最富貴的灣仔區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3.6萬元,最窮困地區則只有1.5萬多元,最荒謬的是,新界西北地區的部分物價較富貴市區還要貴。貧窮地區,無論社區設施都是比較缺少,製造更大的不公。

其實最新的人口普查已給香港響了最清楚不過的警號,很可惜,政府甚至社會大眾都是以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的心態度日,沒有為香港好好地設計和為自己準備怎樣面對急劇人口轉變帶來的挑戰。《明報》將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的新聞放進A14的版面,不單止政府沒有迫切性去處理,甚至市民大眾都是採取隨遇而安的態度。

香港在過往的10年,撫養率不斷下降,原本給香港一個機會去準備未來的挑戰,改善醫療和人才的提升,打好基礎,面對問題和逆境都可以處變不驚,但很可惜,現在政府對重要的課題,無論醫療、教育和社會福利的計劃,都是令人失望,沒有人口政策,沒有規劃,還遇上特首選舉的混戰,實在慘不忍睹。

無論何人當選,都需要急起直追。香港已浪費不少時間,我們再沒有多餘的彈藥,蹉跎歲月,否則只是坐以待斃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