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此刻切忌牢騷盛 風物長宜放眼量

<轉載自201716 明報 中國版 欄名:中美新觀察 撰文:余明中>
特朗普當選後確實令內地學界緊張了一陣子,不過近期有一種意見認為,兩國關係雖然可能在近期出現動盪和緊張,但從長遠考慮,穩固仍將是常態。縱觀歷史,中美關係的歷史轉折都發生在中國政治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而非發生在美國政府換屆或美國國內政治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刻。
中美關係轉折都始於中方政治變化
1960年代中蘇交惡之後,毛澤東作出了與美國改善關係的戰略選擇,這是中美關係的第一步;1989年「六四」發生後的12月,鄧小平在接見美國總統特使、總統國安顧問斯考克羅夫特(Brent Scowcroft)時說:「中美之間儘管有些糾葛,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分歧,但歸根到抵中美關係是要好起來才行。這是世界和平和穩定的需要。」歷任中國的領導人都曾強調「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也就是說,與美國發展友好關係是符合中國政治、經濟需要的,是中國的選擇。
曾任中科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的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就是持這種觀點的高級智囊之一。他昨日在北京一個論壇指出,「中美關係終歸要好起來才行」等說法並非外交辭令,而是基於事實的戰略判斷。他指出,縱觀200多年的中美關係歷史,雙邊交往的歷史性轉折,都發生在中國政治發生重大變化時期,而非發生在美國政府換屆或美國國內政治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刻。因此,與其去分析特朗普的性格、行事風格會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不如考慮中國需要什麼樣的中美關係。
中美近期動盪長遠穩固 美俄相反
在王緝思看來,美國國內政治極端化和社會分裂,不會隨着特朗普上台而結束,雖然不確定因素增加,但冷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仍能保持基本穩定,中美關係也必定能夠經受住考驗,維持「新常態」。即使中美關係可能在近期出現動盪和緊張,但從長遠看,兩國關係的穩固仍將是常態,而美俄關係則恰恰相反。
前任國務委員戴秉國2010年曾撰文論述中國的核心利益,而王緝思也在2014年發表過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相互尊重」論,即美國尊重中共領導的國內秩序,中國尊重美國在國際秩序中的領導作用,只有這樣,新型大國關係才會走出「修昔底德陷阱」(即新興大國與既有大國必有一戰)。
倡「相互尊重」 走出「修昔底德陷阱」
中共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以及主權領土完整、國家統一,都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或稱核心價值。2012年接連發生重慶副市長王立軍闖入美國總領事館、山東維權人士陳光誠進入美國駐華大使館事件,王緝思的同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牛軍曾稱,當年奧巴馬政府極其穩妥地處理,兩件事均未引起大的政治波動,就是尊重中國核心價值的體現。而美國的核心利益則是世界秩序的領導地位。只要不亂踩「一中」紅線,中國其實對「讓美國再次偉大」也並無意見,畢竟寬廣的太平洋應該容得下兩個都想「復興」的民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