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4年6月25日 明報
中國版 撰文:陳一新 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民進黨最近一反太陽花、反服貿黑箱作業、反核四運動的立場,從黨主席蔡英文到高雄市長陳菊,無不對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來訪表示歡迎。是為了年底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必須徹底改弦易轍?還是只是「在野聯盟」在選戰策略上的機動運用?
自蔡英文回鍋接任黨主席以來,民進黨的策略展現十足的彈性。面對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台南大學校長黃秀霜的挑戰,從未踏足大陸的民進黨籍台南市長賴清德日前造訪上海,行前蔡英文還對賴面授機宜。
在復旦大學的座談會上,賴清德大談台獨黨綱作為民進黨「神主牌」的作用。在民進黨支持者眼中,賴的登陸顯示他不僅在上海舌戰江東群雄,與大陸人士據理力爭台獨黨綱的必要性,正是有為有守的表現。
反常態歡迎張志軍訪台
在兩岸宣布張志軍將在6月下旬訪台後,蔡英文即召開黨內高層會議,討論如何「接待」。蔡英文與陳菊在18日中執會後,曾私下單獨閉門開會,兩人並討論對於張志軍來台的應對方式,除將以善意接待張志軍之外,也希望張志軍聆聽、理解台灣的多元民意。
但是,人們還記得,2008年11月5日,在陳雲林訪台北前夕,她諷刺說,「這兩天,台灣人民明白一件事,中國來的大官,是不可以被抗議的。」次日,馬英九在總統府接見陳雲林,她又聲稱,「國家元首無法面對人民的抗議,也無法告訴來訪的人,台灣人民有不同的意見,這算是哪一國的總統?」然而,6月4日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召開閉門談話會後,蔡英文宣稱:「只要不預設前提,可以和張志軍在黨中央(公開)見面。」
中間路線鋪順總統路
經過6年時間,蔡英文在對待大陸官員訪台的立場上,有了180度的改變。問題是,她何以「前倨而後恭」?
首先,在台灣2008年與2012年兩次總統大選,民進黨都敗在台灣的國民黨、美國的共和黨(2008年)或民主黨(2012年)及大陸的共產黨。既然她有意問鼎2016年總統大位,當然不希望重蹈覆轍。
第三,前黨主席蘇貞昌任內,兩岸政策成為重點,蘇除了強調積極「面對中國」,舉辦多場研討會外,更凝聚內部共識做出「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以說服民眾,民進黨已有執政準備,並具備處理兩岸事務的能力。蔡英文接任主席,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問題是,蔡英文會老老實實完全不搞兩面三刀的動作嗎?包括台灣北社、台灣中社、台灣社、台灣南社在內的本土社團宣稱,張志軍訪台,本土社團不僅會有抗議行動,甚至會如影隨形。這些本土社團呼籲高雄市長陳菊當面質問張志軍,為何中國大陸要撕對香港承諾?他們盼望陳菊清楚表達,台灣就是獨立國家。
顧全小確幸忽略大局
雖然太陽花運動形成的原因眾多,民進黨也極力辯解該黨並不反對兩岸服貿協定,但台灣大多數人民、國際社會與中國大陸顯然對該黨的說詞不予採信。民進黨內的主流意識形態就是,台灣只要讓大多數人民保住「小確幸」,根本就毋須理會是否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區」與「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更不用說「兩岸服貿協定」、「兩岸貨貿協定」及大陸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但是,只有「小確幸」,卻沒有「大確幸」,真的就是大多數台灣人民所要的嗎?
顯然,蔡英文也許能在選舉投票前對本土社團有號召力,但卻顯然沒有支配本土社團的能力。同樣地,她或許在選舉投票前對太陽花運動、民主組合有影響力,但卻不見得能夠指使他們。既然她對本土社團和民主組合的影響力有限,一旦他們對張志軍有什麼不禮貌的言行,她只能說台灣是一個民主多元社會,不正是張志軍此行想要深入體驗的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