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伊拉克亂局 美頭痛華有利

<轉載自2014616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大國博弈 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今年來地緣政治震盪陸續有來,且每出人意表。最新的一幕驚慄劇在中東的伊拉克上演,極端伊斯蘭武裝一舉攻佔第二大城摩蘇爾,並揚言要進軍巴格達,令全球震驚。
這事件對美國以至中國都會有重要影響,故不要以為事不關己,可以隔岸觀火或置之不理。
發動戰事的乃「伊拉克及地中海東部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簡稱ISIS)的聖戰組織。ISIS本為伊拉克遜尼派激進武裝組織,曾積極抗擊入侵美軍,後領袖戰死而轉弱,但近年藉參與敘利亞內戰復興,美國曾懸紅千萬美元緝拿其新領袖,但至今無功。
聖戰組織復興 美反恐大打擊
敘國內戰初期由親西方而較溫和的敘利亞自由軍領銜,但後期被激進伊斯蘭武裝搶去主導權,其中包括ISIS及基地的分支「救國陣綫」。ISIS本來說與基地分支合併,但基地否認,似想與ISIS劃清界綫。ISIS確有青出於藍之勢,比基地更兇狠,肆意搶奪其他反敘政府武裝的據點,和暗殺其軍官。
最近ISIS似放棄爭奪敘北重鎮Aleppo,讓其他伊斯蘭武裝與敘國政府軍在城中各據一方對峙,卻轉回伊拉克攻城掠地,是否作出戰略性轉變尚待觀察。據報伊拉克之戰已國際化,伊朗派出了革命衞隊協助伊拉克政府軍抗擊ISIS,阻其進攻巴格達。美國雖曾拒絕伊拉克政府的軍援要求,但最後可能也要靈活應對出點力。
此次事件對美國及總統奧巴馬本人都是重大打擊。首先,美國反恐戰愈反愈恐,負面的「成績」輝煌。現時激進伊斯蘭武裝實力之強、佔地之廣及人員財物之多,相信拉登在天有靈亦自愧不如,而基地也可能要變成「溫和派」。在敘利亞戰場上的聖戰組織繁多,人員來自各國,許多周邊國家如沙特阿拉伯、埃及及土耳其等對此都十分關注,恐防參與聖戰的國民回國後成為亂源。西方亦不例外,最近發現一名在敘利亞的自殺式恐襲分子是美國人,周前在法國襲擊猶太教堂的恐怖分子,就是曾在敘作聖戰士的法國人。
中國同樣要注意,去年敘利亞政府便已通知中國有東突分子在敘作戰。近月中國恐暴事件頻繁,多少也與境外激進伊斯蘭勢力膨脹有關。中國與印度其實都是高危地區,因離中東等地不遠,且國內都有伊斯蘭激進組織的內患,中國有新疆,印度有克什米爾和數以億計的回教公民。
激進伊斯蘭膨脹 中印受牽連
說回美國,從近期看有兩大麻煩。一是要撥出更多資源應對伊拉克及中東亂局,如要作某種軍事介入則所需更多。這從目前美國的財政及全球戰略形勢看問題很大,會加深其捉襟見肘的困境。先前美國已要撥款支持烏克蘭,並準備重新增加駐歐軍力。
二是美國及奧巴馬力推的中東撤軍政策,將受到更大壓力。不久前奧巴馬宣布了兩年內自阿富汗撤軍的計劃,便遭到國內的保守鷹派痛批,還被罵得狗血淋頭。批評者的一個重要理據,就是自伊拉克撤軍後當地局勢日差。現時的情況自令批評者更加振振有辭「聲大夾惡」,趁機施壓要奧巴馬改變撤軍政策。但這樣又將打亂奧巴馬對施政路向的全盤規劃,故總統煩矣!由此亦可預計,美國內部的外交戰略爭議必將更為白熱化。
中俄加強合作 爭更大話語權
筆者早已指出,奧巴馬想美國在國際事務上作戰略退卻,並將外事資源集中到東亞應付中國崛起。但實際上卻要面對三大火頭而不易退卻:一是東亞特別是東海、南海的紛爭日趨激烈,日本與中韓的矛盾惡化,二是歐洲因烏克蘭事件重回冷戰時的對峙局面,三是中東北非一帶亂局日甚,伊斯蘭激進組織勢力日增。
今年初上述的頭兩把火火光熊熊,容易令人忽略了第三個火頭。現在看來這裏也「不甘寂寞」,要搶回全球的注意力。美國面對三把大火自然頭痛極了。
中東亂局升溫分散了美國的注意力,自然對中國有利。何況在地緣政爭的混亂局勢中,中國如掌握得當還可增加抗擊美國圍堵的籌碼。俄國去年一舉連下兩城,安排了敘利亞化武協議和新一輪伊朗核談判,並得到中國的支持。最近中俄峰會聲明要加強合作,或許兩國又可在伊拉克及中東問題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和爭得更多話語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