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

貿戰百年大局 中美漸行漸遠 前駐英大使:華續韜光養晦

<轉載自2019102 明報 中國版>

中美關係是中國外交的重點,過去經歷多次起伏。中共建政後的第一場對外戰爭就是與美國在朝鮮半島開打,此後,中美在台灣、印度支那等問題上多番針鋒相對,後來峰迴路轉,在聯手反蘇的利益驅動下,又經歷10多年的蜜月期,但冷戰結束後,兩國又漸行漸遠。中美關係70年的歷史,也是中國70年外交史的縮影。

見證了新中國70年外交歷程的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前駐英國大使馬振崗接受本報專訪時,對於中美關係變化感慨不已。曾任駐溫哥華總領事、駐美國大使館參贊、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長的他說,新中國成立前夕,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曾託人傳話,稱只要不倒向蘇聯,美國願承認新政權並提供援助,「但美國不願放棄承認國民黨政權。在新中國倒向社會主義陣營後,中國就被當成了美國戰略上的敵人」。1960年代,美國陷入越戰泥淖,就想藉中國遏制蘇聯。雙方出於戰略互需,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中美發表《上海公報》。

冷戰後 美對華接觸遏制並行

1985年便參與中美外交的馬振崗說,中美建交後,關係進入蜜月期,他舉例說,當時美國把中國視為友好非盟國,出售先進的黑鷹直升機(1984-1985年西科斯基公司分4批向解放軍交付24架,用於高原運輸補給),而中國也將國產戰機殲-8送美國作航電改裝。

馬振崗憶述,冷戰結束後,「大約1990年,美國前駐華大使洛德(Winston Lord)對我說,中美關係的基礎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美國將起主導作用」。到克林頓上台,美國對中國的定位變成「非敵非友」,制定接觸和遏制並行的政策。

小布殊時代,美國曾一度將中國定為戰略競爭國,但突發的911恐襲,令中美關係穩定了近10年。馬振崗稱,其實奧巴馬將戰略目標修訂為防止新興大國(中國)的崛起,重返亞太,「這對中美關係而言是最重要的改變,美國開始將戰略重心從歐洲、中東轉移到亞洲來」。

守成國忌新興國 修昔底德陷阱恐現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曾表示,在中美貿易戰的當下,中美似乎正在滑向「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即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終會因對抗發生戰爭。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崔立如認為,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把中國確定為主要對手,使中美關係呈現出既是伙伴又是對手的複雜關係。雙方關係的持續下行已完全顛覆了中美之間原來的政治互信,他認為需要重建互信。

馬振崗認為,在中美貿易戰膠着的當下,兩國之間爆發冷戰和熱戰的可能都極低,「既不會爆發冷戰更不會打熱戰,兩國都是核國家,熱戰和冷戰對中美兩國甚至世界都沒有好處,爆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冷戰得有人跟他(美國)打,中國無意挑戰美國世界霸權,還在努力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怎麼會熱中於跟美國打冷戰呢?」

「華欲維權非稱霸」 料熱冷戰機會微

至於「修昔底德陷阱」問題,馬振崗稱「修昔底德陷阱」不是必然規律,歷史上傳統大國和新興大國也未必一定發生戰爭,「二戰後,美國替代英國確立了世界霸權,他們打過仗嗎?」他說,中國從未放棄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歐美誤解是因為他們擔心強大起來的中國會影響其既得利益。「現在中國國力增強國際地位也發生改變,這使歐美感覺中國有些咄咄逼人。但中國只是有能力去維護之前不能得到維護的固有權益而已。」他解釋,1970年代中國南海發現石油和天然氣,當時正處文革時期,海軍力量不能有效維護海權,周邊國家便開始蠶食南海。隨着近年國力增強,中國加強對海疆控制,使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很不舒服」。

「倘成功協調 人類文明邁新階段」

中國社科院地區安全中心主任張蘊嶺稱,中國自我期許為「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他形容為「建廟修廟不拆廟」,在新秩序完善前,不會破壞現有秩序,故中美大戰打不起來。他希望雙方打太極拳,而不要打西洋拳,如果成功協調,就是人類文明到達一個新階段。

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名譽會長、前駐大阪總領事王泰平也同意中美打不起來,但認為雙方是全面博弈,絕不限於貿易領域,可能要持續一個世紀,應放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下來認識。他說,希望雙方良性競爭,但中方必須做好最壞準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