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9年7月26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周永新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2周年酒會上致辭說:「近月發生的事……我會汲取教訓,確保政府日後工作更貼近民心民情民意,積極回應社會大眾的所思所想所求。最基本的第一步,是政府的施政風格需要改變,要變得更開放、更包容,聽取民意的工作要革新。」隨後,她提出5點聽取民意的革新方法。
聽取民意 是特首和官員應做的事
特首提出的5點方法,從筆者的角度看,實在很難用「革新」來形容。聽取民意,本該是特首和官員應做的事。政府不聽民意,或逆民意而行,惡果就如今天修訂《逃犯條例》所看見的。所以,政府本該做的,根本沒有「革新」這回事。特首應該承認,過去兩年,她忽視了市民的意願,現在唯有痛改前非,誠心地聽取意見,否則講什麼「革新」都無補於事。
特首說:「我會安排更多時間,親自會見不同黨派、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士,讓我保持政治觸覺,掌握社會脈搏……」特首這樣說,可見她也知道,過去沒有太多時間與民眾會面。而市民看到的,是她一天連跑幾場出席大大小小的典禮,並作為主禮嘉賓講幾句客套話。說得俗套一點,這些場合只是「畀面」派對,並非接觸市民,也不會增加市民對政府政策的認識。特首出席這些典禮,簡直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幾屆特首皆害怕與市民公開接觸
不知怎的,回歸以來的幾任特首,似乎都不太願意,甚至害怕與市民面對面地交談,聽取意見。董建華上任特首後,最初一兩年曾「微服出巡」,直接與街坊接觸,市民也樂意向他表達意見。後來,香港經濟轉壞、失業率上升。有次董建華外出訪問,途中遇見一名與他年齡相若的男士,董建華意欲伸手打招呼,但這名男士不識趣地請特首「食檸檬」,不屑與他握手。當時董建華不知如何回應,尷尬地說「不要緊」。從此,董建華鮮有在沒有安排下與街坊接觸。
曾蔭權出任特首7年,市民對他的印象整體還算不錯。但曾蔭權可能做官太久了,也可能是他的性格使然,總與民眾格格不入,給人的印象是看不起市民,更不要說聽取市民的意見。例如2008年,在完全沒有諮詢市民的情况下,政府增加高齡津貼的金額到每月1000元,卻要引入收入和資產審查。結果輿論激烈反彈,批評政府沒有體察民情,曾蔭權只好把方案收回。
梁振英出任特首的5年,與市民的關係可用「惡劣」來形容。梁振英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受市民歡迎,每次出席活動也會引起抗議,所以除非必要,不會公開與市民接觸。這樣遠離群眾的特首,在外國記者眼裏,簡直不可思議。有外國記者對筆者說:「只有在香港,因為行政長官不是由人民選出,才可以這樣毫無顧慮地拒絕走入群眾中聽意見。」
到了林鄭月娥,情况不見有改善。特首在競選時,曾強調與市民「同行」。但兩年過去,特首與市民有緊密的接觸嗎?市民看見的,是林鄭月娥更願與有權有勢的人「同行」。現在特首說「透過不同途徑主動接觸不同背景的年輕人,聆聽他們的心聲」,又說「加強政府整體就不同政策或社會關心的議題,與不同人士溝通……」
約見大學生 犯了「低級」錯誤
酒會致辭後,特首坐言起行,立即透過大學邀約大學生閉門會面。目的是什麼?看來是聽取大學生對逃犯條例修訂的意見。筆者真不知道,特首是怎麼想的?在這風頭火勢的時候,邀約大學生閉門會面,學生不拒絕才奇怪呢!若然學生真的答允,見面後怎向其他同學交代?單是與大學生會面的形式,特首便犯下「低級」的錯誤。真不知在她周邊的官員,有否勸阻特首不要這樣做?如果沒有,特首在接觸年輕人之前,首先便得學習如何與她的親信溝通。
至於特首盼望就不同政策和社會關心的議題與不同人士溝通,幫助她掌握民情。這方面,筆者總算有點經驗,或可供特首參考。從董建華出任特首開始,他每年總有兩三次邀請一些學者與他見面,時間可長達兩小時,學者可隨不同議題發表他們的意見。董建華態度較隨和,聆聽意見後他總有簡短回應,可行的,就說政府會考慮;不可行的,也會解說政府的困難。
單向諮詢 不是真誠溝通
到曾蔭權年代,他仍舊與學者會面,每次時間約一小時。但最使參與者氣餒的是曾蔭權只作選擇性的回應,不合他心意的,有時連多謝一聲也不說。所以到了他任期的最後兩三年,出席的學者寥寥可數。沒有出席的,可能覺得與特首見面一點意思也沒有。
梁振英出任特首後,與學者見面的任務,交給時任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她也只限於聆聽學者對施政報告的意見,一般只聽不講,差不多完全沒有回應。林鄭月娥出任特首的兩年,任務同樣交給政務司長張建宗,情况依舊,與會的學者輪流發言幾分鐘,感覺猶如向空氣說話。
溝通是雙向的。有市民表達意見,政府官員作正面回應,這才算得上是溝通;聆聽意見而不作回應,這只可以是蒐集意見,極其量是知道對方的想法,完全沒有互動的效果。這樣的單向溝通,政府不但失去解釋自己立場的機會,更無法改變表達意見人士的想法。為什麼政府與市民的溝通常常是有名無實?最主要的原因,我想是官員總有一種想法:不要給市民知道得太多,恐怕他們知道多了,就會挑戰政府的權威。所以,政府發出的文件,動不動就蓋上「保密」(confidential)兩字。這種「保密」的官僚作風,怎樣可以「加強行政立法溝通」?又怎樣「確保政府內部在制訂政策時審時度勢、反覆推敲……」?
勿用「暴徒」形容示威者
林鄭月娥要「革新」聽取民意的方法,問題並不在主動接觸年輕人,或加強與不同人士溝通;而是官員必須首先有開放的態度,誠摯地與市民分享自己的想法,並認真地聆聽市民的意見。這才是真正的「與民同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