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7年8月10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李兆波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近日因為流感令公立醫院醫生疲於奔命,彷彿我們的醫療系統已到了大限,無論是輪候時間、應付的人手、病床數目皆未能應付需求。
收入媲美大企 惟董事多效率減
我不知道大家能否了解到一個數字,每年醫管局從政府得到500多億元的資助,2016年505億元,佔了政府經常性開支的七分一,而8間大學每年從政府拿到的資助只是100多億元,這500多億元可以說是單一最大的項目,為甚麼納稅人每年付了500多億元,得來會是這樣的情況呢?
我嘗試比較醫管局的收入,主要是政府的資助,與恒生指數成分股一些企業的收入比較,從而知道醫管局管理資源的規模。
原來醫管局每年的收入比起恒指成分股中的信置、港鐵、恒隆地產及中華煤氣還要高,媲美蒙牛乳業及銀河娛樂,如此龐大的收入,這些大型上市公司大多有相當簡潔而有效的管治架構,值得醫管局參考。
我不認為醫管局的管理很差,但肯定有空間做得更好。雖然我不是醫生,但管理龐大資源是比較接近商學課題,多於醫學的課題。我以董事局的成員數目為例,醫管局董事會成員有28人,遠多於一般的10多人左右。這些董事都是業界的翹楚,有銀行家、有公關界殿堂級人馬,但人多未必好辦事,太多人在董事局會令決策效率減低,你一言我一語,似俱樂部多於董事局,未能有效地發揮討論及決策的角色,浪費了這些資深管理人員的時間,如果人數減半,每位董事局成員可以更深入地發言及行使董事的責任。
醫生擔任決策層 管理未必最佳
還有的是董事局開會的次數,根據各大企業年報內的企業管治報告,通常開會的次數為一年4次,港鐵達17次,醫管局15次,從企業管治的角度,董事會開會的次數多了,管理層要花上更多的時間準備,對日常的營運未必是好事。我不知道港鐵近年以至近日的事故,以及公立醫院近年的緊張狀態是否與此有關。
醫管局不是產生盈利的機構,主要的支出是員工成本,在2016年花了403億元,如此龐大而複雜的機構,我不認為一定要找醫生作主席或行政總裁,他們在醫學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在管理方面卻未必是最強的項目。
大量委員會高層添壓 影響服務
商界着重效率,同樣也着重服務水平。公共醫療是一項服務,與很多人有切身關係,當資源用得更好時,服務可以更上一層樓。根據醫管局年報的資料,醫管局有24位醫院聯網總監/醫院行政總監、100位總行政經理/高級行政經理/行政經理/總經理、2,405位其他專業/行政人員、系統經理、系統程序分析編製主任等及18,184位其他支援人員——文員、秘書、工人、產業看管員等,這些是非醫療的人手。
醫管局內有7個聯網,39間大大小小的醫院,各醫院又有醫院管治委員會,還有總部內的各委員會,28位董事,一年15次董事會會議,大量的委員會,令管理層疲於奔命,層層受影響。公立醫院的服務其實得到很多的讚賞,年報內有有關的數字,但如果醫管局的架構變得更纖瘦、更有效率,病人見醫生的時間便更多,資深的醫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教導醫科生,他們學習時也不用大隊人似的,於是又可以在未來產生更多的醫生,造福社會。
我相信一些頂級的商界領袖,看過了醫管局架構後,一定會有同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